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3章 岐仁堂中风辨证记:一剂一方总关情,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夏的清晨,天光刚漫过城乡结合部的青砖灰瓦,岐仁堂的木门就“吱呀”一声开了。岐大夫拄着枣木拐杖,慢悠悠地走到阶前,把“岐仁堂”的木牌挂好。牌上的漆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子年头——这铺子在街口开了三十多年,从穿的确良的年代到如今满城电动车,街坊们谁家里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总爱往这儿跑。

“师父,今儿的药碾子我提前碾好了,当归味儿正得很。”徒弟小周端着刚沏好的菊花茶出来,搁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桌上摆着个旧铜炉,袅袅飘着艾草香,墙角的药柜顶天立地,百十个抽屉上的标签是岐大夫亲手写的,“当归”“川芎”“黄芪”……墨迹沉稳,像他的人。

岐大夫呷了口茶,眯眼瞅着街上渐渐多起来的人:“立夏了,湿气重,中风的病人该多了。你且记着,《金匮要略》里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这中风看着是胳膊腿不能动,根子却在气血上。”

话音刚落,就听街对面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中年汉子背着个老太太,后面跟着个哭哭啼啼的妇人,“扑通”一声跪在岐仁堂门口:“岐大夫!救救我娘!”

一、痰热堵腑,通下为先

岐大夫赶紧上前扶住:“快起来,先把老人家平放。”小周麻利地搬来躺椅,老太太被放平后,眼睛半睁半闭,嘴里呼噜呼噜响,像是有痰咳不出来。

“昨儿夜里还好好的,今早起就说头疼,然后一下子就倒了,右边身子不能动,嘴也歪了,”汉子抹着汗,“刚才试着喂水,全从嘴角漏出来,肚子也胀,三天没解大便了。”

岐大夫伸手搭脉,又翻开老太太的眼皮看了看,再让小周看看舌苔。“舌上苔黄腻,脉弦滑得很,”小周轻声说,“师父,这是有痰?”

“不止有痰,”岐大夫松开手,“你听她喉咙里的痰声,再看这肚子胀得像个鼓,是痰热堵在了胃肠。《黄帝内经》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这痰热往上冲,堵了清窍,往下又堵了胃肠,浊气排不出去,气血更乱。”

妇人急了:“那咋办啊?要不要送大医院?”

“别急,这时候得先把胃肠通开,”岐大夫转身开方,“浊气一降,痰热就没了往上冲的劲儿。小周,记方子:大黄六克,后下;芒硝六克,分冲;全瓜蒌三十克,胆南星六克,竹沥水三十毫升,分冲;石菖蒲十克。”

小周一边写一边问:“师父,大黄后下是为了让它泻得更猛?”

“对,”岐大夫点头,“大黄得后下,药力才专在通腑,要是煮太久,劲儿就弱了。芒硝冲服,能助大黄泻下,瓜蒌、胆南星化痰,竹沥水清热豁痰,石菖蒲开窍。这方子看似简单,却是把堵在下的浊气得排出去,上面的痰热才能降,脑子才清爽。”

他又叮嘱汉子:“回去煎药,大黄快好时再放,煮一刻钟就行。喝药后可能会拉肚子,别怕,拉个两三次,痰少了,肚子不胀了,就是见效了。记得让老太太侧躺着,别让痰呛着。”

汉子千恩万谢地拿着方子去抓药,岐大夫望着他们背影说:“这急性子的中风,就得用猛药,像疏通河道,堵得厉害时,得先炸开淤堵,水流才能顺。”

二、气虚血瘀,补阳还五

上午十点,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上,一个拄着拐杖的老汉慢慢挪进来,左边身子明显不利索,由儿子扶着。“岐大夫,我这右边身子还是沉,去年冬天中风,躺了仨月,现在能走几步了,但胳膊抬不起来。”

岐大夫让他坐下,看了看舌苔,舌质淡暗,摸脉沉细。“大爷,您是不是总觉得累?稍微动一动就喘?”

老汉点头:“可不是嘛,说话都费劲儿,手里攥不住东西。”

“这是气虚了,”岐大夫对小周说,“《脾胃论》讲‘气者,身之根本也’,气能推动血走,气虚了,血就走不动,瘀在经络里,胳膊腿就不听使唤。这叫气虚血瘀,得补气为主,捎带活血。”

他提笔开方:“黄芪三十克,当归二十克,川芎二十克,地龙十五克,赤芍二十克,桃仁十二克,红花十二克,再加云苓、半夏、橘皮、炙甘草、胆南星、天麻、钩藤、僵蚕。”

小周数着药味:“师父,这是补阳还五汤加了化痰祛风的药?”

“对,”岐大夫解释,“补阳还五汤是治气虚血瘀的名方,黄芪要重用,像给河道加水泵,气足了,血才能冲开瘀堵。大爷不光气虚血瘀,还有点痰浊阻络,加半夏、胆南星化痰,天麻、钩藤息风,这样气血通了,痰也化了,胳膊腿才能灵便。”

老汉儿子问:“这药得喝多久?”

“先喝十剂看看,”岐大夫叮嘱,“黄芪要用生的,补气又不助热。煎药时多加水,慢慢熬,让药力透出来。喝完觉得身上有力气了,再来调方。”

老汉起身时,岐大夫扶了一把:“别急着使劲,走路慢慢来,气血恢复得一步一步来,跟种地似的,得先松土施肥,庄稼才能长起来。”

三、气滞血瘀,疏肝通络

午后,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扶着他父亲进来,老爷子坐在椅子上,左边胳膊蜷着,怎么也伸不直,疼得直咧嘴。“岐大夫,我爹中风后就这样,胳膊硬得像木头,说胁肋那儿胀得慌,老想发脾气。”

岐大夫看老爷子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大爷,您是不是总觉得心里堵得慌?看啥都不顺眼?”

老爷子叹了口气:“可不是,躺久了,啥也干不了,能不气吗?胁肋这儿像有东西顶着,疼得晚上睡不着。”

“这是气滞血瘀,”岐大夫对小周说,“气堵了,血也跟着堵,《金匮要略》说‘血不利则为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就会拘挛疼痛。肝主疏泄,胁肋是肝的地盘,气不顺,肝也受影响,得先疏肝理气,再活血通络。”

他开的方子是:柴胡十五克,当归十五克,赤芍十五克,郁金十五克,青皮十五克,桃仁十二克,红花十二克,丝瓜络十五克,连翘二十克,木瓜十二克。

“师父,这里用柴胡、郁金、青皮疏肝,桃仁、红花活血,丝瓜络通络,对吗?”小周问道。

“没错,”岐大夫点头,“柴胡像给气开条路,让郁气散出去;青皮、郁金帮着疏肝,气顺了,血才能活。再加木瓜舒筋,丝瓜络通经络,让瘀堵的地方慢慢松开。大爷,您这脾气得改改,少生气,气顺了,药才更管用。”

年轻人记下方子,岐大夫又说:“煎药时放三个大枣,调和药性。喝完药要是觉得胁肋不胀了,胳膊能稍微伸直点,就是见好了。”

四、应激出血,收敛止血

傍晚时分,一个妇人慌张地跑进来:“岐大夫,我婆婆中风后,这两天呕血,拉黑便,医生说是胃出血,您给想想办法!”

岐大夫心里一紧,中风后气血逆乱,有时会连累脾胃,导致胃出血。“赶紧让你婆婆躺好,别乱动。她是不是觉得口干,手脚心热?”

妇人点头:“是啊,舌头红得很,吃不下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柯学:妃英理三年抱俩

不弃九九

小鲜肉?我演的角色都有异能

B东B东

都市神医:我有透视金瞳

波哥家的小猫咪

重生七零要逆袭,虐渣撩爱两不误

张小仙

报告王爷,王妃又发疯了

小胖丫

穿成漂亮炮灰,玄学大佬轰动年代

看水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