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岐仁堂里止泻热:一碗茯苓白术汤,解了贪嘴惹的祸,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老街的青石板路还浸着露水,岐仁堂的木门就\"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岐大夫背着手站在门檐下,深吸了一口带着槐花香的空气,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今儿是周末,按往常的光景,该有不少街坊来抓药调理,顺便扯扯家常。
药铺里弥漫着一股说不清的香气,当归的醇厚混着薄荷的清凉,角落里的铜药碾子还沾着昨晚碾的苍术末。岐大夫走到柜台后,刚把《伤寒论》的线装本摊开,就听见巷口传来自行车铃铛声,紧接着是个姑娘带着哭腔的喊:\"岐大夫!您在吗?\"
帘子一挑,进来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渗着一层黏汗,手里还攥着个揉皱的纸巾。\"小林?这是咋了?\"岐大夫认出是街口花店的老板娘林晓燕,平时总笑眯眯的,今儿眉头拧得像打了个结。
\"岐大夫,您快救救我!\"晓燕往诊凳上一坐,捂着肚子直哼哼,\"从昨天半夜到现在,跑了七八趟厕所,腿都软了。刚才量了量,身上还发着热,后背疼得像被人捶过,您说我这是咋了?\"
岐大夫搬了个小马扎坐在她对面,先看了看她的舌苔——舌尖红,苔白腻,边缘还带着点水滑。\"先别急,慢慢说。昨天吃啥特别的了?\"
\"嗨,别提了!\"晓燕一拍大腿,疼得又龇牙咧嘴,\"昨天我姥姥过八十大寿,在饭店摆了三桌。那奶油蛋糕做得花哨,我贪嘴吃了两大块;还有冰镇西瓜,甜得很,我一口气啃了小半块。晚上回家渴得厉害,又灌了一包冰牛奶......\"
\"你呀你。\"岐大夫摇着蒲扇,扇出一阵药香,\"《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那奶油是腻脾的,西瓜是寒的,冰牛奶更是又寒又滑,三样凑一块儿,你那脾胃不闹脾气才怪。\"
晓燕揉着后腰:\"可我不光拉肚子,还发烧,后背疼得厉害,这跟吃坏肚子有关系吗?\"
\"咋没关系?\"岐大夫指着墙上的经络图,\"你看这脾胃,属土,主运化,就像家里的粮仓,得好好护着。你一下子塞那么多生冷油腻的进去,粮仓的门都被撑坏了,湿邪就趁机往出走——往下走就是拉肚子,往上裹着点表邪,就成了发热;后背是膀胱经走的地方,湿邪堵在那儿,能不疼吗?\"
正说着,药铺的学徒小郑端着刚熬好的陈皮水进来,给晓燕递了一杯:\"林姐,先喝点暖暖胃。\"晓燕接过来,抿了一口,眉头舒展了些:\"还是这陈皮水喝着舒服,昨晚渴得厉害,喝啥都觉得烧心。\"
\"你这烧,是'翕翕发热'。\"岐大夫接过话头,\"《伤寒论》里说的,就像裹着层薄被子似的,热得不厉害,但总觉得身上燥得慌。再摸摸你这皮肤,干干的不出汗,对不?\"他伸手在晓燕胳膊上试了试,果然没汗。
晓燕点点头:\"可不是嘛!浑身燥,但又不出汗,盖被子嫌热,不盖又有点凉飕飕的。刚才来的路上,想买盒美林吃,又怕吃了更拉肚子,就先来找您了。\"
\"可不敢乱吃。\"岐大夫摆摆手,\"你这不是单纯的外感,是里湿带着表邪,得先把脾胃的湿邪化了,表邪才能跟着出去。\"他伸出三根手指,搭在晓燕手腕上,闭目凝神片刻,\"脉象浮中带点数,但是寸关不盛,反倒有点往下沉的意思,这是湿邪困住了阳气,想往外走又走不动。\"
晓燕听不懂脉象,直截了当问:\"那我这该吃啥药啊?\"
岐大夫没直接回答,反倒问:\"你觉得胸口或者胃脘这儿发闷吗?\"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
\"不闷,就是有点胀,不想吃饭。\"
\"小便咋样?\"
\"有点黄,量不多。\"
岐大夫一拍大腿:\"这就对了!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写得明明白白:'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你这情况,虽说没服桂枝汤,也没被误下,但症状对得上——发热无汗,有点头项后背疼,拉肚子(这是湿邪下趋,类似'下之'的结果),小便不利,正是这方子的对证。\"
晓燕眨眨眼:\"桂枝去桂?我以前听人说桂枝是治感冒的,咋还要去掉呢?\"
\"问得好。\"岐大夫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这方子啊,历来有争议。有人说该是'去芍药',因为桂枝能解表。但你想啊,你这主要是脾胃湿邪太重,把阳气困住了,没法到体表去发汗。这时候再用桂枝,就像给堵住的水渠加水泵,水没地方去,反倒更胀。\"
他拿起药柜里的茯苓块,给晓燕看:\"所以得把桂枝去掉,加茯苓和白术。茯苓能渗湿,把多余的水湿从小便排出去;白术能健脾,就像给粮仓雇个好管家,把里面的东西归置清楚。再配上芍药,能柔肝缓急,缓解你后背的疼;生姜、大枣、炙甘草,都是护着脾胃的,帮着运化。这样一来,湿邪去了,脾胃功能恢复了,阳气能到体表了,汗一出,热就退了,拉肚子也能好。\"
晓燕听得连连点头:\"那您赶紧给我开方子吧,我这腿都快站不住了。\"
岐大夫拿起纸笔,一边写一边念叨:\"茯苓十五克,白术十五克,芍药十五克,炙甘草十克,生姜十克,大枣六枚。记住啊,大枣得掰开,生姜要切片,这样药效才能出来。\"
小郑在一旁帮着抓药,一边抓一边问:\"师父,这方子不用先泡吗?\"
\"不用,直接用一升水熬。\"岐大夫对晓燕说,\"先把药倒锅里,加够水,大火烧开,再小火煮到剩三分之一,倒出来分两次喝,温温的喝,别放凉了。\"
晓燕接过药方,又有点犹豫:\"岐大夫,我这都拉了快一天了,喝这药能管用吗?要不要加点止泻的?\"
\"放心吧。\"岐大夫指着药柜里的白术,\"《神农本草经》说白术能'止汗,除热,消食',茯苓能'利小便,渗湿',把湿邪从小便排出去了,大便自然就成形了,这叫'利小便以实大便',比单纯止泻强多了。\"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回去别吃生冷油腻的,渴了就喝温粥,让脾胃歇口气。\"
晓燕拿着药刚走,老街的张大爷就拄着拐杖进来了,手里还拎着个鸟笼:\"岐大夫,刚才那姑娘咋了?脸煞白的。\"
\"吃坏肚子了,还发着热。\"岐大夫给张大爷搬了个椅子,\"您老今儿来抓啥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