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岐仁堂两解肠痈急 寒热异治见功夫,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岐仁堂的药香里,总混着些老木头的味道。七月的清晨,头遍鸡叫刚过,西厢房的药碾子就咯吱咯吱转起来,岐大夫正碾着冬瓜子,那股子清苦里带着点回甘的气,顺着窗缝飘到巷子里,引得早起的麻雀在屋檐下多盘旋了两圈。
\"岐大夫!岐大夫在家吗?\"巷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着三轮车的吱呀声。岐大夫推开窗,看见菜农朱阿洪的媳妇正扶着个男人往这儿挪,男人弓着腰,一手捂着右下腹,额头上的汗把粗布褂子都浸透了。
\"这是咋了?\"岐大夫赶紧打开门,帮着把人扶进诊室。朱阿洪疼得牙咧嘴,说话都打颤:\"凌晨三点去批发市场......骑三轮车顶着凉风......回来就觉得肚子疼,开始以为是吃坏了,后来越疼越厉害,右腿都不敢伸直,一走路就像有根筋被扯着。\"
他媳妇在一旁抹眼泪:\"刚才在巷口碰见张大妈,说怕是肠痈,让赶紧送您这儿来。您快给瞧瞧,别是要开刀吧?\"
岐大夫让朱阿洪躺到诊床上,撩起他的褂子。右下腹鼓起个小包,按下去时朱阿洪\"哎哟\"一声,额头上的青筋都爆起来了。再看舌苔,淡白滑腻,摸脉时指下沉迟,像浸在冷水里的棉线,没什么力气。
\"《金匮要略》里说,'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岐大夫收回手,拿过诊脉的小枕,\"不过你这没发热,反倒怕冷,是夜里受了寒,寒气结在肠子里,就像冬天的水管子,冻得结了块,水走不动道,堵得久了就肿起来了。\"
朱阿洪疼得直吸气:\"那咋办啊?我这菜摊子还搁在批发市场呢,今儿个的豆角再不卖就蔫了......\"
\"先顾命再顾菜。\"岐大夫转身开药方,狼毫笔在宣纸上走得沉稳,\"你这是寒结住了,得用温药通开。米仁得用生的,《神农本草经》说它'主筋骨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能把肠子里的湿寒化了;冬瓜子清利湿热,败酱草能消痈排脓,这俩是治肠痈的老搭档。\"
他顿了顿,笔尖在\"淡附子\"三个字上稍停:\"你这寒气重,得用附子温通,就像给冻住的水管子浇点热水,让它慢慢化开。再加皂刺破瘀,当归尾活血,把堵着的地方通开,气顺了,痛自然就减了。\"
朱阿洪媳妇接过药方,手指捏得发白:\"这附子......听说有毒啊?\"
\"是药三分毒,用对了就是救命的。\"岐大夫指着药柜最下层的抽屉,\"我这附子都是炮制过的,先煎一个时辰,把那股子燥烈劲儿去了,只留温通的功。你回去用砂锅煎,水得没过药面两指,大火烧开了换小火,煎到药香飘出来,再放别的药。\"
正说着,巷口传来摩托车急刹车的声音,一个穿蓝色工装的汉子被人架着进来,脸色煞白,额头上的汗珠子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岐大夫!快救救老林!\"架着他的后生急得直跺脚,\"刚才在货运站卸车,他突然就蹲在地上起不来了,说右肚子疼得像被刀剜,右腿都伸不直!\"
被称为老林的汉子疼得嘴唇发紫,一手按着小腹,一手死死攥着桌腿,指节都泛了白:\"疼......疼死我了......昨儿个就有点不得劲,以为是吃坏了,忍忍就过去了......\"
岐大夫让后生把他扶到诊床上,刚伸手要按,老林就疼得叫出声来。掀开他的汗衫,右下腹摸着滚烫,像揣了个热馒头,按下去的时候他疼得直咧嘴,手一松又觉得舒服点。再看舌头,舌红得像刚摘的樱桃,舌苔黄腻,搭脉时脉象沉涩,像摸着河床里的卵石,滞涩不畅。
\"你这跟朱师傅的不一样。\"岐大夫直起身,\"他是寒结,你这是热积。就像夏天的垃圾堆,捂着不透气,闷得发了酵,都快化脓了。《黄帝内经》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你这是气血瘀在肠里,郁久化热,再不治就要溃脓了。\"
老林喘着粗气:\"我是开货车的,前天跑了趟长途,一路吃的都是麻辣鸭脖、方便面,夜里就觉得肚子胀,没当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