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百三十二章中医药调理暴聋(一),每日医案,短耳的兔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暴聋(一)
[病案]李某,男性,29岁。在1977年12月6日初诊时,他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据了解,患者在中午时分在生产队瓦场做瓦时,突然感到两耳内似有人猛放爆竹两声,顿时听力完全丧失。即使周围的人们凑近他的耳边大声疾呼,他也完全没有感觉。
在询问病史时,医生得知患者在发病前半个月因小孩病重转院,心情十分焦急,心神不定,往返探望病人,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和农活,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些压力和疲劳导致了患者的身体出现了一系列症状,包括疲劳口渴、口苦、胁痛等。
在观察患者的舌质时,医生发现他的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则]清泻肝胆湿热,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草12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9克,木通9克,车前子6克,柴胡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9克,磁石15克,六曲9克。服1剂后耳内鸣鸣作响。服2剂后家人附其耳旁大语则耳闻。上方加党参9克,白芍9克,茯苓9克,大枣5枚。又服2剂,听力完全恢复。原方再服2剂,以善其后。
[评析]《素问》曰:“肝病自逆,则耳聋不聪。”《丹溪心法,耳聋篇》曰:“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肝病导致耳聋这一常见现象,并强调了肝火上逆与耳聋之间的关系。在本案中,患者因焦虑过度,加之家事农活烦劳导致心神不定,进一步导致了肝气郁结。在肝气郁结的基础上,肝气郁结逐渐化热,从而引起了耳聋。此外,患者还伴有口苦、胁痛等症状,表明肝胆之火上逆。因此,治疗此病应采用清泻肝胆湿热、镇心安神的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