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回 金沙滩鞭打独角兽 思乡岭李庆红认弟,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诗为证:“仁贵功劳天使灵,张环昧己甚欺君。虽然目下多奸险,他日忠良善恶分。”

话说军师对诸位公爷叮嘱道:“倘若主上问起海中风浪的情况,你们都只说风浪还未平息就行。” 众公爷回应道:“这个我们心里有数。” 从这以后,不管是今天风浪大,还是明天风浪依旧汹涌,众臣都按照军师的吩咐回复。这可把朝廷急坏了,龙心焦虑,不知道风浪到底何时才能平息。

暂且不说君臣们在清风阁上,木城正缓缓地在海上前行。且说张士贵率领着十万人马,作为开路先锋,乘坐战船先行出发。由于先行的木城行进速度较慢,而战船行驶得快,不到两个月,先锋部队就早早抵达了狮子口黑风关。你知道狮子口是什么样的地方吗?它以两边的高山为界,中间收拢形成一条狭窄的水路,这条水路仅能容一艘船进出,这里便是关键的口子。进入口子后,还有五百里水路,上岸后就到东辽境内了。狮子口上有一座关隘,叫做黑风关,它是东辽边界的第一座重要关卡。关里有一位大将,姓戴,表字笠篷。此人精通水性,力大无穷,他手下的三千番兵也都熟谙水性,能够在海水里自在游玩。这一天,戴笠篷正在衙内办公,巡哨的小番急匆匆地进来禀报:“报将军,大事不好了!” 戴笠篷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小番说:“将军,之前元帅劫了不齐国的三件宝物,还在不齐国使臣脸上刺了番书,让他前往中原。如今有几百艘战船,打着大唐的旗号,顺着水流过来了,已经快到口子附近了。” 戴笠篷听后,哈哈大笑道:“这真是上天顺应我主的意愿,让唐王自投罗网,待我前去看一看。” 说完,他便来到海边,向外望去,果然看到几百艘战船从远处驶来。他心里盘算着:“我不如潜入海中,截住船头,把他们一个个从水里擒获,这还不是易如反掌,多好啊。” 主意已定,他拿起两口苗叶刀,对部下喊道:“把都儿们!跟我下海去!” 众小番齐声答应,跟着主将,催马疾行,哗啦啦地来到海滩。他们下了马,一头扎进海里。这些小番平日里操练有素,每人划着一只小划子,一手拿桨,一手握着一口苗叶刀,纷纷下海,分散在四周,速度极快。汹涌的大波浪从他们头顶翻滚而过,他们只等着主子把唐朝的船弄翻,到时候就可以在水里抓人了。这暂且不表。

单说唐朝的战船上,张士贵父子在后面,五个火头军在前面,还带着五十个徒弟,一共五条船,薛礼在中间那条船上。他们此次征东,一共带了三部东辽地图,你知道是哪三部吗?朝廷的船上有一部,元帅的船上有一部,先锋的船上有一部。所以张士贵早早地查看了地图,提前吩咐薛礼:“前面就是东辽的狮子口黑风关,肯定有守关将领,你一定要小心。” 薛仁贵站在船头上,手中拿着方天画戟,往下望去,忽然看到水浪涌动,远远地冲过来一个人。他仔细一看,只见那人只有头露在水面上,冒了一下头又不见了。在四周的浪里,隐隐约约有许多小划子朝着这边划过来。薛仁贵赶忙对众兄弟说:“大家一定要当心,水里有人,要防备他们过来把船只敲翻。” 另一边,周青、姜兴本、姜兴霸、李庆红等人都准备好了武器,战船慢悠悠地向前驶近。他们看到这个人在水里双眼圆睁,显然水性极佳,知道此人厉害,于是心生一计。薛仁贵把方天画戟插在船板上,左手拉弓,右手抽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等着那人再抬起头来,就一箭射过去。谁知道,这位番将命该如此,他刚一探头,薛仁贵大喝一声:“看箭!” 嗖的一箭射出去,不偏不倚,正好射中他的咽喉。那人像鹞子翻身一样,沉入海底。这时,四周的小番看到主将被南朝战船上穿白衣服的小将射死,赶忙划着划子,迅速进入口子,飞奔到东海岸报信去了。这边张士贵满心欢喜,把这功劳记在了薛礼头上。他们穿过口子后,薛仁贵和周青上岸仔细搜寻了一遍,发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他们还盘查了关中的粮草,竟然有三千万石,还有许多金银宝物。他们把关头上高建庄王的旗号放倒,换上了大唐的龙旗,留下几位将官在这里等候迎接龙驾,大队人马则立刻上船。过了口子后,他们把这些金宝钱粮献给张环,张环高兴极了。他把钱粮整理好,打算等龙驾到来时,申报为何宗宪的功劳,而那些金银宝物则被他私自据为己有,这也暂且不表。

且说唐军经过狮子口后,又航行了三天三夜,很快就接近东辽了,具体过程就不多赘述。单说东辽海岸的守将彭铁豹,他还有两个兄弟,分别是彭铁彪和彭铁虎,他们驻守在后关金沙滩。这彭铁豹力大无穷。一天,他正在衙内坐着,忽然听到黑风关的小番前来禀报:“平章爷,不好了!” 彭铁豹问道:“出了什么事?” 小番说:“中原出动了几百艘战船,过海前来征讨!大军还没到,先锋船已经到了。船上有一员大将,身穿白袍,极其厉害,力气大,箭术又高,把我们的主将射中咽喉,打死了坐骑,已经穿过狮子口了。” 彭铁豹听后,大吃一惊,说道:“竟有这等事?狮子口已经失守了。这样的话,你拿着这枝令箭,赶快一路通报下去,让狼主庄王知道,叫元帅操练三军,各个关上的守将都要小心,准备好与中原军队对抗。” 小番应了一声:“得令。” 接过令箭,飞马前往三江越虎城,向庄王和元帅报信。此后,元帅每日都在教场操练军队,各个关隘的守将也都提高警惕,时刻防备着那个穿白衣服的厉害小将。

单说彭铁豹全身披挂,率领将士们出关。三千番兵一起冲出来,来到海滩岸上。他向前望去,果然看到几百艘战船扬起风帆,朝着这边驶来。彭铁豹大喊一声:“把都儿们,齐心准备好弓箭。等他们的战船靠近,你们一起乱箭齐发,不能让他们上岸。” 这且按下不表。

再讲薛仁贵所在的战船上,他看到船已经靠近东辽,便对四位兄弟说:“四位贤弟,赶紧整理好装备,准备领兵杀上东辽。” 那四人立刻准备好武器,率领士兵,手持器械,站在各自的船头上。他们向前望去,只见番邦的岸上一片兵丁,乱糟糟的。岸边就像城墙一样,高达三丈。周青说:“薛大哥,情况不妙。你看他们的岸很高,兵马众多,要是他们发起乱箭射过来,我们就很难靠近他们的高岸了。” 话还没说完,只见岸上密密麻麻的箭射了过来,每人一支,箭雨不停。四人连忙大喊:“不要往前去了,我们先退!” 那些水军看到箭射得如此厉害,不用催促,自己就往后退。连薛仁贵的战船也跟着退了下来。薛仁贵连忙问道:“你们怎么退下来了?快往前去!” 水军们说:“箭射得太厉害了,没法上前。” 薛仁贵说:“别怕,你们都拿起遮箭牌,赶紧冒箭往岸边冲,等我上了岸,他们就不敢射箭了。” 众水军只好拿起遮箭牌,像梭子一样,驾着船往岸边冲去。周青说:“大哥,一定要小心。” 薛仁贵说:“我知道。” 说完,他右手拿着盾牌,左手握着方天画戟,在船上舞动起来。叮叮当当,乱箭射来,都被他用戟挡了下来。岸上的彭铁豹看到穿白衣服的小将,也拿起方天画戟,迎着乱箭冲了过来。他双手托定画戟,戟尖朝下,戟杆朝天,大声喝道:“船上穿白衣服的小将,报上名来,好让我把你挑下海去。” 薛仁贵说:“你想知道我小将军的名字吗?那你听好了:我是大元帅麾下,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总先锋张大老爷前营,月字号的一名火头军,我叫薛礼。” 话还没说完,船已经撞到了岸边。正所谓说是迟,那时快。船一靠近,彭铁豹大喝一声:“看戟!” 从上往下,顺势一戟,直直地朝着薛仁贵的胸口刺去。薛仁贵也大喝一声:“来得好!” 也挥动方天画戟,只听噶啷一声,两戟绞在一起,互相钩住了。薛仁贵用力一扯,他力大无穷,彭铁豹大喊一声:“不好!” 用尽全身力气,想要把戟拔出来。谁知薛仁贵志向高远,力量也大,顺势往上一纵,借着对方的力道,飞身跳上了岸。众小番见小将如此厉害,纷纷丢下箭,飞奔到金沙滩报信去了。彭铁豹看到他跳上岸来,心里着了慌,把银杆戟一举,大喝一声:“看戟!” 一戟朝着薛仁贵的面门刺去。薛仁贵不慌不忙,挥动手中的方天画戟,噶啷一声,把对方的戟逼到一旁,然后大喝一声:“去!” 反手一戟刺了过去。彭铁豹大喊:“不好!” 想要用戟去抵挡,哪里挡得住?这一戟不偏不歪,刺中了他的前心。薛仁贵阴阳手一翻,把他扑通往船头上一丢。周青连忙割下他的首级,把尸骸扔到海里。他叫众兄弟赶紧抢滩上岸,一边把船泊好靠过去,一边在岸上奋勇拼杀。那些番兵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死的死,逃的逃,全都弃关而逃。

张士贵吩咐把船一艘艘泊好,搭好云梯,登上了东海岸。薛仁贵进入总衙府,查点粮草、金宝等物资,周青团团查看,盘查奸细,李庆红前往城头,改立大唐的号旗。张环父子传令,让十万人马在关前关后扎营驻守,然后回到总府大堂,摆好公案。薛仁贵上前说道:“大老爷,小人略立了点小功。” 张环说:“待我大老爷把这功劳记下来,等朝廷驾到,再上奏保举你。” 薛仁贵说:“多谢大老爷。” 暂且按下等候圣驾一事不表。

再说到木城内,贞观天子在清风阁上十分不耐烦,说道:“先生,自从上了这座城,一个月了,风浪还没有平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长安?” 茂功说:“陛下请安心,风浪就在明后天就会平息,到时候就可以下船回长安了。” 正说着,有军士前来禀报:“启奏万岁爷,我们的木城已经停泊在狮子口,请陛下下龙船,进入口子。” 朝廷听了,一头雾水。这时,徐茂功俯伏在地,说道:“陛下,臣有欺君之罪,罪该万死,恳请陛下饶恕臣的罪过。” 朝廷说:“先生请起,你对朕并无罪过,为何要朕饶恕你的罪呢?朕心里不明白,你详细说来。” 茂功说:“希望陛下饶恕臣的罪过,臣才敢详细启奏。” 天子说:“朕不怪罪先生,你详细说给寡人听听。” 茂功说:“臣罪该万死。只因之前陛下害怕前来征东,在登州歇驾,臣和元帅设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让陛下龙心不知,就这样到了东辽。” 接着,他把设计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详细说了一遍。朝廷这才明白过来,龙颜大悦,说道:“这段大功,都是先生和尉迟王兄的功劳,何罪之有?快降朕旨意,让大队人马上岸攻关。” 茂功说:“先锋张环已经打破黑风关,进入口子了。陛下可以下龙船,进入狮子口了。” 天子说:“既然已经来到东辽,就在木城里直接过去,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还要下船!” 茂功说:“陛下,您有所不知。狮子口非常狭窄,船只都不能并行,木城怎么过得去呢?” 朝廷说:“那从这里进入口子,到东海岸有多少路程,还有风浪吗?” 茂功说:“从这里到东海岸,水路不过两三天,就算有点风浪,也不大了。” 天子说:“既然如此,那朕下船。” 于是,朝廷降下一道旨意,和众公卿一起下了龙船,进入狮子口。

离开黑风关没两三天,唐军便抵达了东海岸。张士贵父子赶忙出关迎接,朝廷一行上岸后,在当地安排了歇脚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