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著名的“岛屿换军舰”协议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战中著名的“岛屿换军舰”协议,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战中著名的“岛屿换军舰”协议
英美之间霸权的交接,曾经被不少人奉为世界史上一个罕见的特例,认为它为后世大国之间和平解决此消彼长所带来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范式。然而,当我们透过两国盟友表象去追究这场交替的实质,却发现两者交替依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p>
19世纪德国的首相俾斯麦曾经有言:“英美两国之间特殊的历史渊源,可能将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p>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历程,证明了这位铁血宰相的先见之明。在一般人看来,美国人在这两次战争尤其是二战中对英国的帮助——从最初的给枪给钱,到后来亲自上阵,的确够义气。不过,对于美国盟友的这番“义举”,很多英国人并不领情。套用丘吉尔的话说,他的美国朋友在二战中“不放弃任何一次肢解大英帝国的机会”。</p>
那么,看似为盟友两肋插刀的美国,到底是怎样把刀插在盟友肋骨上,并最终借此从英国手中接下世界霸权的接力棒的呢</p>
首次“上位”没成功</p>
纵览世界各大国的兴衰史,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所有最初的霸权挑战者都没能成为日后的全球领袖,而处于次强地位的大国却大受其惠而登上了霸主之位。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德比之争,便宜了荷兰、英国等一票后起之秀。坐山观虎斗者总是笑到最后,英国在17世纪渐露霸相之后,一直致力于挑动欧洲各霸主之间互斗,自己则从中渔利,可谓是运用这一历史规律的行家。</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