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5章 谢朓《和庾中郎别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庾中郎别诗

谢朓

青骊暮不息,白马晓仍驱。

星骖别雁鹜,日驭代龙驹。

双凫洛阳水,一息大吴墟。

相逢难再得,惆怅惜离居。

……

赏析:

《和庾中郎别诗》是谢朓为送别庾中郎所作,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友人分别时的惆怅与不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起笔营造离别氛围

“青骊暮不息,白马晓仍驱”,开篇便以两种马的行止来烘托离别氛围。“青骊”与“白马”分别象征诗人与庾中郎,“暮不息”和“晓仍驱”突出了行程的紧迫与匆忙。暮色与清晨,本应是休憩之时,然而两人却马不停蹄,暗示着命运驱使他们奔赴不同方向,即将分别。这种以马写人的手法,生动展现出离别时刻的仓促与无奈,让读者瞬间感受到那种离别前的紧张与忙碌,为全诗奠定了忧伤基调。

二、颔联深化时空之叹

“星骖别雁鹜,日驭代龙驹”,此联进一步强化离别之感。“星骖”与“雁鹜”意象的对举,象征着诗人与友人如星辰与飞鸟,将在不同轨迹上渐行渐远,各自奔赴不同方向,凸显空间上的分离。“日驭代龙驹”则从时间角度着笔,太阳的运行不会因离别而停歇,代指时光无情流逝,即便不舍,分别的时刻也不可阻挡地到来。时空交织,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无奈,更增添了对时光匆匆、命运无常的感慨,使诗歌情感更为深沉。

三、颈联强化对比与愁绪

“双凫洛阳水,一息大吴墟”,诗人回忆往昔如“双凫”般相伴于洛阳水畔,如今友人却要奔赴“大吴墟”。“双凫”形象描绘出曾经的亲密相伴,而“一息”与“大吴墟”则突出此次分别距离之遥远。过去的相聚与当下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空间上的巨大跨度强化了离别的愁绪,让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痛苦愈发强烈,勾起读者对友人分别场景的共情。

四、尾联直抒胸臆显深情

“相逢难再得,惆怅惜离居”,诗人直抒胸臆,直言此次分别后重逢难期,内心满是惆怅,无比珍惜曾经共处的时光。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将全诗压抑的离情别绪瞬间释放,情感真挚强烈,引发读者强烈共鸣。“惆怅”一词精准概括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对分别的不舍,又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推向极致。

五、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情感含蓄:诗中运用“青骊”“白马”“星骖”“雁鹜”“双凫”等丰富意象,以具体事物象征抽象情感,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通过意象的组合与对比,营造出浓郁的离别氛围,让读者在品味意象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2. 时空交错,层次分明:诗歌巧妙运用时空转换,从首联的时间紧迫,到颔联时空结合的无奈,再到颈联空间上的巨大对比,最后尾联在时间维度上对未来重逢难期的感慨,层次清晰地展现了离别的复杂情感。时空交错的手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情感表达更加立体丰富。

3. 情感真挚,感染力强:从开篇的匆忙离别,到中间对时空分离的无奈,再到尾联直抒胸臆的惆怅,情感层层递进,真挚动人。诗人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离别的感伤毫无保留地呈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离别之情,极具感染力。

……

解析:

1. 青骊暮不息,白马晓仍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