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鲍照《拟行路难?其八》,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拟行路难?其八

鲍照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

……

赏析:

《拟行路难·其八》是鲍照《拟行路难》组诗中的一篇,以独特视角展现了思妇的哀怨与对人生不如意的感慨。此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质朴,生动地刻画了思妇形象,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一、主题思想

1. 思妇的哀怨与孤独:诗以庭院中一株先开花又随风飘落至西家的桃树起笔,引发西家思妇的悲伤。思妇由落花联想到自身,其丈夫久出未归,当初分别时未料归期如此漫长,如今时光流逝,“床席生尘明镜垢”,家中因丈夫不在而渐显荒芜,自己也因思念变得“纤腰瘦削发蓬乱”,深刻体现出思妇独守空闺的哀怨、孤独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2. 人生不如意的感慨:借思妇的遭遇,诗人发出“人生不得恒称意”的感慨,升华主题。思妇的经历是人生诸多不如意的缩影,表达出人生充满无奈与挫折,难以事事顺遂的普遍认知,使读者对人生境遇产生共鸣与思考。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桃树开花又落花之景,为全诗奠定哀伤基调。落花飘荡至西家,触动思妇情思,景语即情语。景与思妇的悲伤、孤独情绪紧密相连,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营造出浓厚的感伤氛围,增强诗歌感染力。

2.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通过细节刻画,展现思妇生活状态与外貌变化。“床席生尘”“明镜垢”体现其无心打理家务,“纤腰瘦削”“发蓬乱”描绘出因思念折磨而憔悴的模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痛苦,使读者如见其人,如感其情。

3.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却饱含真挚情感。如“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以直白语言诉说思妇内心委屈,不加雕琢,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哀怨与无奈,引发共鸣。

……

解析:

1.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 解析:诗的开篇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中庭里有五株桃树,其中一株率先绽放花朵。看似简单的写景,实则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这株先开花的桃树在整个庭院的桃树中显得格外突出,它的率先开放,既暗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命运开端,也可能象征着思妇曾经美好的时光或独特的情感经历,在平静的叙述中悄然营造出一种引人关注的氛围。

2.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 解析:点明时间是阳春二三月,这是一个万物复苏、春光艳丽的时节。然而,这株先开的桃花却没能在这美好的季节中长久留存,而是“从风簸荡落西家”。“阳春妖冶”描绘出春光的明媚动人,与桃花的飘落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伤感。“簸荡”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桃花被风肆意吹落的无奈与飘零,暗示了命运的无常,桃花不由自主地被吹向西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命运的不可掌控,为下文思妇的悲叹做好铺垫。

3.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 解析:西家的思妇看到飘落的桃花,内心涌起悲伤惋惜之情。“悲惋”直接点明思妇的情绪,“零泪沾衣”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思妇因悲伤而落泪,泪水湿透衣衫的情景,体现出悲伤之深切。“抚心叹”进一步刻画思妇内心的痛苦,她用手抚着胸口叹息,将那种无法言说的哀伤直观地呈现出来。思妇因落花触景生情,由花的凋零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引发了内心深处的哀怨。

4.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 解析:此句由眼前的落花之悲转入思妇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思妇回想起当初送丈夫出门的时候,丈夫并未提及会在外长时间逗留,以至于季节都已经变换。“初送”点明时间起点,“何言”表达出思妇的惊讶与委屈,丈夫当初的承诺与如今长久未归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反映出思妇对丈夫久别不归的哀怨,也揭示了造成她如今孤独悲伤的原因。这种今昔对比,强化了思妇内心的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