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逸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初次涉足,古董交易,【石矶】,重生都市,江东逸民,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一直是给老郑当掮客的,我打听到谁有古董要出售,就给老郑和卖家牵线。这次有个卖家急用钱,我来找老郑几次,他都不在,打电话也不通。卖家很急,再不去,这生意就吹了。我的佣金也就泡汤。”
石柳心里跃跃欲试,嘴上却说:“这恐怕没办法,我也联系不上郑爷爷。他这一趟不玩儿个够是不会回来的。”
李先生摇摇头转身离开,石柳张了几次嘴,最终还是没有叫住他。自己可没有实力让一个古董行资深掮客把客户介绍给自己,除非他主动提出,自己才能勉为其难的同意去看看。但李先生显然没把石柳放在眼里。
石柳叹了口气,手拄着腮,心想:这是个看脸的世界,脸上的皱纹越多才越值得信赖!
正想着,那个李先生以又转回来了,拿过柜台上的拍纸簿,在上面写了几行字,按在柜台上,用一块镇纸压住,又要了石柳的电话,才准备离去。
石柳扫了眼纸条上写的内容,实在忍不住说:“李先生,你的这个客户很急于用钱么?如果很急的话,我有笔现钱,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么?”
“你?你跟老郑学过?”李先生来了兴趣,“那我考考你,宋版书现在什么行情?”
石柳一下就被问住了,她只学过鉴别真伪,还真没关注过行情。
看着石柳尴尬的表情,李先生笑了:“好吧,我换个简单点的问题,怎么区分宋版书和明版书?”
这个石柳就有把握了:“宋朝雕版印刷远不如明朝成熟,无论纸张和印刷的油墨,雕版用的木料,明版都较宋版为佳。再有宋版书几乎都是为文人士大夫提供服务的,印的多为文人自己的文集。明版书的内容更丰富,有大量的小说话本存世。再有从字体,宋版较自由,并不存在规范的印刷体,甚至有手写体的宋版书,到明已经完善了印刷字体的规范。”
李先生点头说:“行,知识你都掌握,大约就是缺少实践了。凭我和老郑二十几年的交情,我就托你一把。这笔生意我带你,能不能做成,就看你的了。”
石柳压抑着狂喜,镇定的说:“那我们什么时候去?”
“我打个电话问一下。”李先生拿出手机拨了个电话,走到店外去说了半天,才回来说,“走吧,今天巧了,那边正有人去看,我们要是不去,他们可能就成交了。”
出了门,上了李先生的车,开着朝新华人聚居区驶去。
一边开,李先生一边介绍:“这家人是九七前从港城移民过来的,再早呢是四九前从内地到港城的。所以你知道啦,他们是不喜欢新华国和新华国人的,不管是留学生还是新移民。如果知道你是留学生,他们说不定会拒绝和你交易。你最好说漂亮国的语言,我听你说的已经没有口音了,冒充二代或三代都没问题了。”
石柳点头答应,心里吐槽:“真那么有骨气,就别卖收藏的宝贝。”
到了一座单层独栋房子前,门前已经停着一辆商务车。李先生把自己的商务车,紧靠着前车停下,堵住了前车的司机侧的车门。
石柳心想:“你堵住了他,我也下不去了呀!”
李先生下了车,石柳便也从司机侧下了车,心里觉得这个李先生这个举动有些孩子气。
李先生带着石柳进了屋子,客厅里摆的满满当当,全是盛放玉器的托盘。连沙发和茶几上也摆满了盛着玉器的托盘,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两个男子一个贴墙站着,一个坐在一个矮墩上,都转头看向李先生,然后又把目光投向石柳。
石柳环顾全室,开放式厨房的餐桌旁坐着老中青三个男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一看到石柳,女孩就跳起来,指着石柳叫出来:“华丽!你是华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