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釉彩
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釉彩,怕怕勿入,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终,那座焚烧邪器的龙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窑壁上天然形成的釉彩纹路,恰好构成《牡丹亭》的全本戏图,每个角色的眉眼都由当年净化的邪术转化而成,生动而慈悲。每年清明,曾受牵连的家族后人都会来此祭拜,他们带来的不是祭品,而是各自用镇魂瓷矿烧制的器物,在窑前摆成戏台形状,让戏魂们得以在艺术中永恒安息。
陈默在窑壁最深处刻下终章铭文:\"邪术起于贪,终归于善,骨瓷封魂三百年,窑火涅盘一瞬间。今以釉彩记千秋,戏魂永镇天地间。\" 铭文刻成的瞬间,所有骨瓷器物的釉彩同时闪过金光,那是跨越时空的匠人对话,是邪念转化为正念的伟大见证。
许多年后,一位考古学家在城市遗址中发现了这块窑壁铭文。当他用放大镜观察釉彩时,惊讶地看见纹路深处,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舞动,像极了戏台上跳跃的烛火。而在铭文的最后一笔,那滴象征终结的釉彩里,他隐约看见一个穿戏服的女子剪影,正对着未来的世界,露出了三百年间第一个真正释然的微笑。
至此,骨瓷谜棺的诅咒彻底终结。那些曾被邪术束缚的戏魂,那些因贪念而扭曲的艺术,最终都在窑火中获得涅盘。骨瓷不再是谜棺,而成为了承载灵魂与艺术的容器,釉彩流淌之处,不再有怨念,只有匠人对天地的敬畏,对艺术的赤诚,以及对所有逝去灵魂的温柔告慰。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不是毁灭,而是转化;不是遗忘,而是铭记,让悲剧成为警钟,让艺术回归本真,在时光的釉彩中,成就一段跨越千秋的,关于救赎与重生的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