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忽悠遇到了小忽悠
梦幻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大忽悠遇到了小忽悠,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梦幻诗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迎新强自镇定地摆摆手,故作轻松道,“老龙,你何时也信这些了?府里还养起道士来了?”
李世民如今扯起谎来也是面不改色:“刚置办了一处新宅,请李道长看看风水。听闻他于易学一道造诣颇深,便留他在府中小住。昨日听你说起能预知水患,便带他过来与你切磋切磋。李道长也很好奇,你究竟如何推算出两年后之事的。”
话音刚落,陈迎新脚下一软,差点没当场栽倒在地。
这老龙当真会给他惹麻烦!自己好奇也就罢了,竟还捎带个道士来!偏生还是李淳风!陈迎新心头警铃大作——直觉告诉他这事棘手得很。李淳风精研易学,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半点破绽都露不得!若让这位爷起了疑心,非要给他看相推命,那可就全完了!
正思忖间,李淳风已开口:“小友亦是道门中人?”
陈迎新脱口而出:“非也非也,我修的是佛道!”
哐当!
李世民并其余四人手中的茶盏齐齐摔落在地。饶是李淳风正与他说话,此刻也绷不住神色,嘴角狠狠一抽——这位高人方才还当着众人面吞下一碟牛肉,修哪门子佛?
陈迎新皱眉道:“诸位这是何意?我当真修佛!”
自然全是胡诌。他哪里懂什么道法?总不能在这位真神跟前冒充道门弟子。关公门前耍大刀,岂不是自寻死路?只能搬出些他们不熟悉的门道。李淳风毕竟年轻,道行尚浅,兴许能糊弄过去。
“不想小友年纪轻轻,竟是佛门中人!”李淳风压下惊疑,“只是……为何不避荤腥?”
陈迎新面不改色:“我不曾忌荤,亦未剃度。修佛罢了,又非入寺为僧。”房玄龄听得直摇头——这小子修佛?鬼才信!满身市井气,哪个佛门容得下他!
杜如晦当即驳道:“便是不做和尚,修佛之人岂会久居乡野闹市?”
陈迎新正要分辩,李淳风却抢了先:“杜管家有所不知,贫道可为小友解惑。我虽不修佛法,亦是修行之人。于我等而言,只需心净,纵处闹市亦不扰本心。道友在此喧嚣之地仍能向佛,境界定非常人可及!”
房玄龄没被陈迎新唬住,倒被李淳风这番话绕晕了。几人相顾茫然,眉头深锁——连这位道门传人都如此说,难道陈迎新真修佛?
陈迎新闻言朗笑摆手:“李道友此言差矣。心静莫过于清心寡欲,若刻意求静,反倒显露心本不净。”李淳风倏然蹙眉,陈迎新又续道:“求静之心,亦是执念。”
听着二人机锋往来,李世民眉头拧成了结。陈迎新说得头头是道,倒真像那么回事。半晌,李淳风起身郑重一揖:“多谢小友点拨。唯有一事不明:修行之人,不该断却尘念以求超脱么?”
陈迎新信口拈来:“道友着相了。你我修行虽殊途,境界却有相通处。贫僧有两句偈语,请道友指正。”见李淳风凝神以待,他悠悠吟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随即问道:“道友以为如何?”
李淳风沉吟道:“甚是在理。修行者正该常守本心,方能契合天道。”
陈迎新颔首:“此乃三年前所悟。”
李淳风惊诧:“小友竟又有进境?”
“确有所得。”陈迎新气定神闲续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李淳风怔在原地,反复咀嚼这四句。李世民等人虽不明玄机,却也觉字字珠玑,暗藏机锋。方才还笃信无人能断两年后事,此刻竟有些动摇——莫非这小子当真深通佛法?
见五人皆被震住,陈迎新暗松口气,悠然抿了口茶。那群和尚虽不干正事,写的偈子倒挺能唬人!这后世着名的佛门机锋,此刻距其现世尚有数十年,饶是李淳风也未曾听闻。
李淳风忽而激动长揖:“今日得闻真言,实乃三生之幸!小友年少有此境界,贫道拜服!”
陈迎新忙摆手:“道友言重。修行路上,正当相互印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