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05770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南华祖师说要“心斋”,我们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lz057702,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即是说,去探究自身的道是什么,此时,听的是天籁之音(南华祖师说天籁、地籁和人籁,你知道这三籁分别指什么吗?)

第三,我们仅仅用心去聆听、去感受道是什么,这还远远不够。既然谈论修行,就需要找到能够主动去合道的法门,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如何做的法门。祖师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是事物运行的源动力以及根本规律。

“听之以气”,此时聆听与观察的不再是我们自身的感知,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运行方式,因为我们的心是有知觉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

真正的虚心以待,不需要我们主观去做什么,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应物的,随着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而给予该有的回应(但却不是带有主观判断的回应)。

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才符合道教义理中讲的随方应化的圣人要求,才是经典中提到的“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的修行目标。

3

道教修行,讲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应物,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地回应;一个是真常,即无论应什么样的事物,都要保持住自身的真常不变。

外在客观发生的事物为实,我们唯有以虚空净明的真心来应对,才能够虚实相待而互不相伤,孔子让颜回保持心斋,本质上是要让他打破自己的执念,回归到大道的层面上去看待问题。

为了更加有效地说明这个观点,南华真人还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吓一跳,问他: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回答说:我开始刻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三天之后,心里就不会想“庆赏爵禄”。守斋五天之后就不敢想“非誉巧拙”。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

唯当忘记了一切外在,才能以应物的心去做应物的事。南华真人在《逍遥游》篇章中用一句话总结,即“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如能八风吹不动,定可安坐紫金莲。

清·赵翼有一首《岁暮杂诗》,写道:“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唯对古人书。”

心斋,是我们皈依道经师宝的态度,更是我们修行人要保持的本真,那么,今天的心斋,你做到了吗?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兵王修道:身边量产仙帝

皓月星灯

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

Happy小方包

全民领主:我有一颗黑龙之心

迷你小猪猪

魔心天道

小小蓝白

重生82:傻子守村人的赶山生涯

梦游的小周

芙卡洛斯不会死,天理不容又如何

龙王的选中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