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探访邙山,壕无人性
金光灿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探访邙山,壕无人性,捡漏漏啦!舅舅快开门收国宝,金光灿灿,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准备好了!”谭知知挺起小胸脯,“我们家布丁肯定能感应到它的玉亲戚!”
落地中原,在酒店休整后,次日一早,陈建冰带领大家探访邙山。
谭知知兴奋:“舅舅快看!邙山像不像只大刺猬啊?”
远处的山脉确实像只蜷着身子的巨兽,晨雾在山坳里流动,像极了刺猬背上的绒毛。
陈老师拿出放大镜对着藏宝图:“根据石片上的记载,宝藏藏在猬首的位置,那里应该有块天然形成的刺猬形巨石。”
两个小时后,车队停在山脚下的临时营地。
考古队在当地官方的协助下用警戒线围出了发掘区,几个探方已经挖了半米深,队员们正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
谭知知带着乖乖来回在场地内巡视,忽然,她被一块嵌在土里的东西闪了眼——那是块指甲盖大的玉片,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白光。
“这里有宝贝!”她蹲下身,学着队员的样子用小铲子轻轻刨土,布丁被她放在旁边的观察箱里,小鼻子贴在玻璃上,对着玉片“嘶嘶”叫。
陈建冰凑过来一看,突然倒吸一口凉气:“是和田白玉!看这切口,应该是从大件玉器上掉下来的。”
队员们顺着谭知知挖的地方往下清,没过多久,一件完整的玉璧就露出了全貌。璧面上刻着蜷曲的刺猬纹,边缘还留着朱砂的痕迹,显然是祭祀用的礼器。
“知知真是福星!”陈老师激动地胡子都翘起来了,“这是西周早期的白玉璧,上面的刺猬纹还是第一次发现!”
谭知知捧着玉璧翻来覆去地看,突然指着璧孔处的小缺口:“这里有个小坑,像被布丁啃过的!”
众人被逗得哈哈大笑,陈老师却突然严肃起来:“这可能是故意留的记号,古代人会匀用缺口来标记宝藏的数量。”
果然,顺着玉璧指向的方向,队员们又挖出了一大箱玉器。有巴掌大的玉琮,上面刻着日月星辰,有串成项链的玉珠,每颗都雕成小刺猬的模样。最让人惊叹的是件玉璋,璋尖趴着只用镂空技法雕成的小刺猬,阳光透过玉璋照在地上,能映出满地的刺猬影子。
“这些玉器的玉质都是顶级的和田玉,”陈老师拿着放大镜挨个检查,“但工艺却很朴素,不像皇家用品,更像是部落里大家一起攒的‘家底’。”
谭知知正拿着块玉璜当滑梯,让观察箱里的布丁“玩”,闻言突然抬头:“是不是像我们幼儿园的共享玩具?大家把好东西放在一起,谁需要谁就用?”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陆宴洲摸了摸她的头,“古代部落遇到天灾人祸,就会把玉器埋起来,等后代日子好过了再挖出来用。”
下午三点,当太阳照在“猬首”巨石上时,奇迹发生了——巨石的影子正好落在一个探方里,队员们顺着影子的边缘挖掘,铁锹突然碰到了硬物。
“有东西!”
众人屏住呼吸,用小刷子一点点清理,很快,一个青铜铸成的刺猬形容器露了出来。
青铜容器足有半人高,背上的鬃毛是用黄金打造的,眼睛镶嵌着鸽血红宝石,正是之前在电视里见过的金刺猬的“放大版”。
谭知知“嚯”了好大一声:“真是壕无人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