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新野蓝图,心中勾勒
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5章 新野蓝图,心中勾勒,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终于深了。驿馆的院落里,白日里的喧嚣与激愤早已沉寂,只剩下秋虫不知疲倦的低鸣,以及更夫偶尔敲响的梆子声,在清冷的月光下远远传来,更添了几分寂寥。送走了强打精神、实则忧心忡忡的主公,也安抚了依旧有些愤愤不平的关张二位将军,我终于得以独自一人,回到这简陋的房间。
烛火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我孤单的身影。我没有立刻休息,而是从随身携带的行囊深处,取出了一份材质略显粗糙、绘制却颇为精细的地图。这并非官方颁发的州郡图,而是出发前,我令玄镜台的探子,结合各种搜集来的地理信息,秘密绘制的襄阳及周边,特别是新野一带的地形地貌详图。
手指轻轻拂过图上标记着“新野”的那一小块区域,它孤零零地躺在豫州与荆州的交界处,北面是虎视眈眈的曹操势力范围,南面则是襄阳那深不可测的政治漩涡。西面靠近南阳盆地边缘,东面则相对开阔。图上标注着残破的城郭、稀疏的村落、以及大片未经开垦或是早已荒芜的土地。蔡瑁口中的“残破之地”,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看着这片在旁人眼中几乎等同于绝境和坟墓的地方,我的心中,却不像白日里表现出的那般沉重,反而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在血液里悄然涌动。
是的,这里贫瘠、危险、处处掣肘。但也正因如此,它才是一块完美的“留白”之地。它远离了襄阳那无处不在的监视和算计,它被所有人(包括刘表和蔡瑁)所轻视和忽略,它像一张粗糙却干净的画纸,等待着我,用全新的理念和不为人知的力量,去描绘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
新野,将不仅仅是主公名义上的屯兵之所,它将是我陆昭,实践自己抱负、建立独立基业的第一个试验场!
我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脑海中,一幅关于新野未来的蓝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清晰度,缓缓铺展开来。
第一步:站稳脚跟,确保生存(预计三个月内)。 这是重中之重,也是一切的基础。抵达新野后,首要任务是安抚军心民心。自带的千余兵马(包括刘表象征性拨付的五百人)和可能随行的少量家眷、工匠,必须立刻安置妥当,建立严格的军纪和基本的社会秩序。残破的城墙需要加固,哪怕只是用泥土和木头构建临时的防御工事,也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形成基本的防御能力。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屯田”必须立刻展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劳动力,开垦荒地,修复水利(如果条件允许),播撒带来的和能在当地搜集到的种子。哪怕收成有限,也要让所有人看到自给自足的希望。粮食,是稳定一切的基石。这个阶段,必须低调、务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避免引起蔡瑁任何进一步打压的借口。
第二步:暗中积累,夯实基础(预计一年至两年)。 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真正的建设才算开始,而这一切,都必须在“秘密”二字下进行。
工坊重建与技术革新: 这是我的核心优势所在。必须在新野及其周边,寻找极其隐蔽的地点(例如山谷、废弃矿洞,甚至挖掘地下工事),秘密重建各类工坊。铁匠铺、木工房、制陶坊、纺织坊……这些不仅关乎民生,更关乎军备。我会调集从徐州带来的核心工匠,结合我脑中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逐步改良生产工具。比如,设计更省力的曲辕犁,改进纺织和制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的改进。刘表限制了我们的军械补充,那我们就自己造!依托有限的铁料(一部分需要糜贞通过隐秘渠道输入),优先提升远程打击能力,例如改进弩机的精度和威力,甚至可以尝试将“木牛流马”蕴含的机械传动原理,应用在制造更高效的运输工具(用于屯田或物资转运)或守城器械上,哪怕只是初步的、小范围的测试。这一切,都必须在严格保密下进行,工匠需要经过严格甄选和控制,成品绝不能轻易示人。
基础医疗与卫生: 乱世之中,人命最贱,也最宝贵。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必须要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我会组织人手采集草药,建立简易的药房,并培养一批懂得基本伤口处理、防疫知识的医护人员。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军民卫生防疫体系,减少非战斗减员。
情报与安全(玄镜台): 这是维系一切秘密的根本。貂蝉和她的玄镜台主力,必须在新野站稳脚跟的第一时间,就全面铺开工作。对内,要甄别混入队伍的奸细(尤其是蔡瑁的眼线),确保核心区域和工坊的绝对安全;对外,要建立覆盖新野及周边,乃至襄阳、南阳的情报网络,实时掌握曹操、刘表、蔡瑁各方的动向,为我们的每一步决策提供依据。这套系统必须独立运行,只向我一人负责。
第三步:厚积薄发,图谋未来(长期规划)。 当我们在新野真正扎下根,拥有了基本的自保能力和造血功能后,更长远的布局便可以徐徐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