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卖生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1章 杜都督进军西夏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六卖生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代家主折可求并其一众子侄,全部解送燕京。

在外为将的折彦质、折彦野二人,则暂时幸免于难,折可存则已经战死。

其中,折彦质跟着赵佶去了蜀中,折彦野如今任西染院使,为秦凤路第一副将,正可成为赵桓依靠。

之所以要将折家将连根拔起,是林冲授意杜壆的。

不为别的,只因历史上,这折可求可是以三州之地降了金国。

虽然事出有因,也并非对不起宋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家在此地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若是不将其一族迁移燕京,日后治理府州、岢岚军、麟州等地,必定遭受不小阻碍。

因此,林冲选择先下手为强,将其一族全部迁到燕京,使其失去根基,自然好来拿捏。

至于代州,原本属杨家将镇守地盘,如今,杨家早已没落,两个还算杰出的子弟,都在昭军之中,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影响力。

前军都督府顺利取下河东路所有地盘,然后悍然进攻西夏。

这是杜壆向林冲请示之后,昭国一致的决定。

西夏本就在昭国攻打的计划之中,如今敢帮助宋国阻挡昭国大军,就是给昭军送上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因此,杜壆得到林冲指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悍然进攻西夏静州、绥州二地。

这次兵分两路,他领王寅、縻貹攻打静州,石宝领司行方、呼延灼攻打绥州。

其下卫鹤、高可立、韩韬、彭玘、龚旺、丁得孙、杜微、徐白、薛斗南、黄爱、马麟、雷横等将领,则均分为两路,各自领兵跟随主将征战。

杜壆这边,分了卫鹤、高可立、韩韬、彭玘、龚旺、丁得孙六人领兵八万跟随,其余归石宝统领,领兵七万攻打绥州。

水军张顺、张横、党世雄三将,领水军顺黄河溯流而上,负责为大军运送辎重,并伺机接应、突袭、协防马步两军。

前军都督府,向西夏露出了锋利的爪牙,要来撕碎这个夹缝中求生存但十分善于钻营的小国。

杜壆没有跟西夏军客气,一开战便将昭国最为先进、威力最为强大的火器拿了出来。

于是,以骑射见长的西夏军,领教到了什么是火器的恐怖。

城防根本不堪一击,被昭军很快打破城池,夺取领地。

西夏军一触即溃,狼狈向银州、兴庆府方向败逃。

李乾顺闻之前线兵败消息,惊得亡魂大冒,即刻向各部落征兵,赶去前线抵挡昭军。

西夏常备军大概十万人,只是此前派出两万大军协助辽国,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损失一笔。

如今又派出三万大军援宋,国内常备军,只剩下五万,加上兴庆府禁卫军,也不过七万。

这肯定不是昭军对手,因此,李乾顺不得不紧急向各部落征兵,而且态度强硬,手段残酷,一时之间,导致各部落怨声载道。

说起来,李乾顺算是有为之君,将西夏带上一个鼎盛期,主要表现在领土扩张上。

他家本是党项人,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代因受吐蕃压迫,逐渐内迁至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

唐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因参与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获赐姓李,辖夏、绥、银、宥、静五州(今陕北、宁夏东部),成为割据势力,先后依附于唐、五代政权及北宋。

北宋初年,党项首领李继迁(西夏奠基人)因不满北宋削藩,起兵反宋,占据灵州(今宁夏灵武),奠定基业。

其孙李元昊进一步扩张,于 1038 年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 “大夏”,史称 “西夏”,因其位于北宋西北,故被称为 “西夏”。

如今,李乾顺将国力推向鼎盛,疆域东抵黄河,西至玉门关,南接萧关(今宁夏固原),北控大漠。

政治体制借鉴唐宋制度,设立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等机构,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分州、县两级,同时保留党项部落传统的 “监军司” 制度,全国设 十二 监军司,兼具军事与行政职能,如左厢神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等,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李乾顺现在征兵的主要来源,就是这十二监军司。

军事制度以骑兵为核心,实行 “全民皆兵” 制,男子 十五岁至六十 岁皆需服兵役,军队分为 “正军”(正规军)和 “抄”(辅助兵),战斗力强悍。其军事策略注重骑兵机动与堡垒防御结合,与宋、辽、金的战争中多次以少胜多。

所以,按照这个制度,李乾顺最多能组织起五十万兵马,算是全国之力了。

只是,面对昭军,这些兵马,只怕不够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鬼差驾到:总裁前夫求接济

祖想想

我在灵梦

情与日落

榜一奖励系统

狐狸归来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甲壳蚁

弑神仙尊

浪迹天涯觅卿归

全职法师之开局孤儿院

羽化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