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归处即是灵山
美丽雅阁21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归处即是灵山,青春靓丽2020:5:28,美丽雅阁210,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夜泡了壶陈皮茶,茶气氤氲中翻开笔记本。那些在山下记的琐碎:阿婆菜园的露水、鱼贩竹篓里的野菊、茶馆老书生的米糕,此刻都成了跳动的墨点,在纸页上连成银河。忽然明白师父说的“留些空白给风过”——人生哪能事事填满,那些看似无用的相遇、偶然的驻足,才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临睡前给师父发了条消息,附了幅画的照片。很快收到回复,是张模糊的彩信:灰袈裟一角、拐杖头的铜箍、还有半片被夕阳染透的云。他总说不会用智能手机,却每次都能精准地,把最有禅意的画面传给我。
晨光再次爬上画布时,我在糖画摊的背景里添了笔:远处山影朦胧,金顶若隐若现,却有一束光从画面外斜斜切进来,照亮老匠人手中的铜勺。那不是技法里的光影,是九个月前在舍身崖前,师父说“你心里有光,才看得见光”时,我眼里落下的、至今未干的墨。
收拾画具时,酸角苗已经栽进了窗台上的粗陶盆。它的根须缠着从峨眉山带回的泥土,叶片向着阳光舒展,像极了师父在半山亭目送我下山时,那只轻轻挥动的手。窗外传来早市的喧闹,我握着竹笔走向画架,忽然懂得:真正的灵山不在峨眉山巅,而在能看见光、成为光的每个当下——就像此刻,笔尖落下的地方,即是佛光生长的土壤。
这一章,就叫《归处即是灵山》吧。因为当我不再追寻远方的奇观,转而凝视眼前的人间,才发现每双含着笑意的眼睛、每只递出温暖的手掌,都是永不熄灭的佛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