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大明,我来了!,一蓑烟雨任书海,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个月后,乾清宫内,于谦洪亮的声音宣读着来自旧港的捷报:

“……臣蔡福,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已于明兴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抵旧港宣慰司。彼处土酋阿贡,跋扈不臣,欺凌华商,勾结海盗,阻塞海道,致使王化不彰!臣率军登陆,吊民伐罪,摧破顽酋,一举荡平匪患!擒获首恶阿贡,其附逆党羽或降或散!旧港秩序已复,商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宣慰司治权重归天朝!查获囤积之胡椒、锡锭、黄金无算!其地所产柚木、铁力木等坚木,皆为造船栋梁之材!更有沃土可种一年三熟之稻!此皆陛下圣明烛照,运筹帷幄之功!臣蔡福顿首再拜!”

“天佑大明!陛下圣明!”王佐第一个激动地喊了出来,声音都有些变调了,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一年三熟的稻米能填满多少官仓,能养活多少边军。

“壮哉!蔡总兵真乃国之干城!扬我国威于万里波涛!”不少文官挥舞着拳头,热血沸腾,仿佛那捷报上的荣光也有他们一份。

“陛下高瞻远瞩!开海之策,功在千秋!”工部老尚书眼睛发亮地盯着奏报里“柚木,坚逾精铁”那几个字,仿佛看到了无数艘新式巨舰的龙骨。

“有此大胜,四海咸服!藩篱永固!”英国公张辅出班庆贺道。

朱祁镇端坐龙椅之上,听着阶下汹涌的赞誉之声,看着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嘴角也情不自禁地向上扬起。

这是他布局已久的一步棋,是挣脱了所有内部枷锁后,大明向海洋迈出的坚实一步!

吕宋的稻米和柚木,将成为帝国再次腾飞的燃料!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满载着黄金、香料和新式战舰的船队,正从遥远的南方驶回帝国的港口。

“好!好!蔡福不负朕望,将士们辛苦了!”朱祁镇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喜意,响彻大殿,“传旨!重赏北海舰队所有功将士,着兵部、工部、户部即刻会同有司,拟定在吕宋、旧港设省、移民实边、开发稻米柚木之详尽章程,务必使新附之地,速成我大明之粮仓、船坞!”

“臣等遵旨!”于谦和几位相关大臣立刻出列,躬身领命,声音洪亮。

“陛下圣明!”群臣再次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的琉璃瓦。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最得意时,给予最冷酷的嘲弄。

“报!紧急军情!”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朱祁镇刚刚舒展的眉头骤然锁紧,目光锐利如电,射向殿门方向。

沉重的殿门被两名侍卫奋力推开。

一个风尘仆仆、满身泥泞的驿卒,被两个禁军搀扶了进来!

一见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挣脱禁军搀扶的手,双手高举着一份插着三根红色翎羽的加急军报,大声道:

“陛下!八…八百里加急!山东…山东急报!”驿卒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身体因为脱力和恐惧而剧烈地颤抖着。

李隆一个箭步冲上前,抢过驿卒手中的军报,迅速拆开火漆封印。他的目光飞快地在文书上扫过,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念!”朱祁镇面无表情的说道。

“臣山东都指挥使司佥事王俭,泣血急奏:五月初七夜,倭寇大股突犯登州卫!其众逾万,凶悍异常。我军猝不及防力战一夜,然倭寇焚我卫城,屠我军民,登州卫几为白地!老弱妇孺千人惨遭屠戮,登州十室九空,尸骸枕藉,血流漂杵。其状惨不忍睹!倭寇掳掠青壮、财货、女子扬帆东遁,同时辽东金州卫、浙江台州府亦遭倭寇侵袭,损失惨重。倭寇猖獗至此臣万死难辞其咎唯泣血上告,伏乞陛下速发天兵,荡平倭氛,以雪此血海深仇!”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烧红的钝刀,狠狠地剜在殿中每一个人的心上!

“焚城”、“屠戮”、“十室九空”、“尸骸枕藉”、“血流漂杵”、“掳掠女子”……这些血淋淋的字眼,如同地狱的画卷,在所有人眼前铺展开来。

“天杀的倭寇!”

“岂有此理!欺我大明无人乎?!”

“登州卫…几为白地…这…这…”

惊怒、悲痛、难以置信的议论声如同压抑的潮水,在大殿中迅速蔓延开来。

刚刚因吕宋大捷而升腾起的万丈豪情,瞬间被这来自东海的滔天血浪浇得冰凉!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如同平地惊雷,猛然炸开!

朱祁镇霍然站起!

“好…好得很!”

“趁我王师南下,远征万里,趁我沿海稍懈,竟敢如此屠戮我大明子民,焚我城池,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他猛地抬手指向东方,那根染血的手指,如同指向地狱的判官笔,带着毁灭一切的决绝:

“倭奴,弹丸小丑,跳梁至此,朕要尔等举国上下,付出血的代价!”他深吸一口气,那声音如同九天龙吟,带着斩断一切的决绝和不容置疑的意志,轰然响彻整个大殿:

“传朕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御兽家族,从剑蝗开始

水青山风

帝道无疆

如丑

仙渊

晨弈

请不要害怕

脚震震

秦天师,你究竟有几个好哥哥

惠祖

戏假成真:演瘾君子这么像?查他

一本正经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