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国丧,大明,我来了!,一蓑烟雨任书海,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祖母——!”一声撕心裂肺的悲鸣从朱祁镇喉中迸发,他几乎是扑倒在巨大的棺椁前。

巨大的悲痛瞬间将他吞没,仿佛整个世界在他眼前崩塌陷落。

“您怎么就抛下孙儿走了呢?孙儿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您,您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

他紧紧抓住太皇太后已然冰冷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一丝温度,滚烫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滴落在祖母苍白的手背上,晕开一片冰凉的水渍。

他匍匐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肩膀剧烈地抽搐着,那哭声不再是帝王的克制,而是孤儿失去至亲的绝望哀嚎,凄厉得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呕出来,要将这仁寿宫的琉璃瓦震碎。

在朱祁镇模糊的泪眼中,时光飞速倒流。

那个总是慈眉善目,在他调皮捣蛋时轻点他额头,笑骂一声“小猢狲”,然后耐心教导他“为君者,当以仁德立身”的老祖母;

那个在他被册立为太子时,亲自为他挑选饱学鸿儒为太傅,深夜还掌灯检查他功课,目光中充满期许的老祖母;

那个在他初登大宝,面对朝堂纷争手足无措时,以她历经五朝的智慧与威望,在帘后不动声色地为他稳定朝局,扫除障碍,助他掌控大局的定海神针……

一幕幕温馨而强大的画面,此刻都化作最锋利的刀刃,反复切割着他的心。

“皇祖母,您还记得吗?”他抬起布满泪痕的脸,声音嘶哑哽咽,对着那再也无法回应他的容颜低语,

“小时候,孙儿最是顽劣,却最爱腻在您怀里听故事。您给孙儿讲太祖爷筚路蓝缕,驱逐鞑虏,复我汉家山河;讲永乐爷七下西洋,扬威海外,令万国来朝……您说,‘镇儿,你要记住,这江山是祖宗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守成不易,更需进取。

你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不负祖宗,不负天下。’孙儿…孙儿一直把您的话刻在骨子里啊!这些年夙兴夜寐,勤于政务,就是怕辜负了您的期望,怕让您失望……”

他再次泣不成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砸落,仿佛要将此生所有的悔恨与眷恋都倾诉在这冰冷的灵前。

皇后、嫔妃们的哭声由远及近,她们仓惶而至,见到太皇太后的遗容,无不悲从中来,纷纷跪倒哀泣。

偌大的仁寿宫,瞬间被浓得化不开的悲伤所淹没,抽泣声、呜咽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连殿外呼啸的寒风似乎都为之呜咽。

……………………

葬礼过后,朱祁镇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消沉。

他不再早朝,将政务悉数推给内阁。

每日只是枯坐在仁寿宫的偏殿内——那里还保留着太皇太后生前起居的一些痕迹。

他抚摸着祖母常坐的紫檀椅扶手,摩挲着案几上她翻看过的佛经,嗅着空气中残留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熟悉气息。

他整日不发一言,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窗棂外,是仁寿宫的小花园。

深冬时节,最后几片枯黄的梧桐叶在寒风中挣扎、飘零,旋转着坠落,像极了那个离他而去的慈祥身影。

每一片叶子的飘落,都像在他心上又划开一道口子。

御膳房精心准备的膳食,热了又冷,冷了又热,最终原封不动地被撤下。

他肉眼可见地消瘦了下去,脸颊凹陷,眼窝深陷,原本明亮锐利的眸子失去了所有神采,只剩下沉沉的暮气。

龙袍穿在身上,显得空荡而沉重。

“皇爷,该用膳了。”侯宝的声音怯生生地打破了死寂,带着小心翼翼的担忧。

朱祁镇连眼皮都未抬,只是无力地摆了摆手,声音嘶哑低沉:“朕不饿,退下。”

那声音里透出的疲惫和绝望,让小太监不敢再劝,只能无声地叹息着退下,轻轻掩上殿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御兽家族,从剑蝗开始

水青山风

帝道无疆

如丑

仙渊

晨弈

请不要害怕

脚震震

秦天师,你究竟有几个好哥哥

惠祖

戏假成真:演瘾君子这么像?查他

一本正经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