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海图初展,大明,我来了!,一蓑烟雨任书海,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派北海舰队前往吕宋,是为了商讨租借海港事宜,谁说要攻打他们了?”朱祁镇拉下脸,不悦道。
“租借海港你派大军去?你怎么不干脆去抢呢?”众人心中一阵恶寒,皇帝脸皮怎么越来越厚了,明抢你就直说,还说租借?到最后还不是成了你的囊中之物!
这时,于谦上前笑道:“陛下,臣曾听久居吕宋的海商说过,那里的稻谷一年三熟,一年四季还盛产各种瓜果蔬菜,且当地还盛产红宝石、金银等物。”
“一年三熟?!”王佐瞪大了眼睛,他一个箭步上前,不顾礼仪大声道:“于阁老,你说的可是真的?那里的稻谷真的一年三熟?还有取之不尽的瓜果蔬菜?”
于谦被他拽的旧伤隐隐作痛,费力的挣脱开后,没好气的说道:“我也是听他们的海商说的。”
“皇上,果真如此,臣愿亲随船队去吕宋一趟,若真如此,那我大明又将多一个粮仓啊。”王佐跪地,正色道。
“这遭瘟的书生太不要脸,太不要脸了!老子率军在前面流血拼命,你竟然想着鸠占鹊巢抢老子的功劳?这些读书人坏起来比谁都坏!”蔡福看着王佐,心中破口大骂!
朱祁镇没有理会王佐,淡淡的一笑道:“蔡爱卿,这次吕宋之行,务必马到功成!”
蔡福郑重的跪下道:“北海舰队两万儿郎愿为陛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散朝后,朱祁镇又在乾清宫召集亲信武将们就这次吕宋之行做了详细部署。
这次去的不仅是大明的舰队,还有皇家商会以及南直隶等地的商船船队,朱祁镇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彻底打通海商丝绸之路,重现当年盛唐气象。
当然,这也只是目的之一,最重要的目的还是重新恢复永乐年间的“三宣六慰”,并在当地驻扎军队、委派流官,正式确定对这些地方的主权管辖!
尤其是满剌加国(今马六甲),战略和经济地位非常重要,由于其位置处于航海及经贸的中心,又有良好的深水港口,东大明,西接印度、阿拉伯世界及欧罗巴,使得马六甲不仅成为繁荣一时的商业中心,它也同时成为东西方多种文化互相碰面及交流的地方。
朱祁镇指着满剌加国对众人详细解释了其战略、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武将,其实一看地图就明白了其重要性。
“皇上,这等小国,依臣看派三千人就足以灭掉。”蔡福信心满满的笑道,也不怪他有这份自信,现在的北海舰队放眼整个亚洲,那也是碾压式的存在,尤其是北海舰队这几年新增了十艘以宝船为基础改造而来的战舰,一艘船上就装备60门各式火炮,还有两千装备最新式火枪的悍卒。
打这些小国,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
“不可轻敌!”朱祁镇正色道,“当地气候炎热、蚊虫毒蛇防不胜防,你的大炮火枪能打败人,却打不败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朱祁镇又道。
“这……”蔡福挠挠头,“皇上,要不咱们多带些驱虫的药?”
“北海舰队的二郎们大多都是北方人,骤然到这些地方必然水土不服,若是引发瘟疫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朕给你们安排了一个地方,让你们先进行适应性训练,等二郎们适应了炎热的气候,你们在去吕宋。”
“何地?!”
朱祁镇指了地图上的一个地方:“琼州府!”
“早在去年,朕就秘令广东布政使梅应魁在琼州择地建设港口,如今港口已经建成,你们去了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原来皇上都把问题给咱们解决了。”蔡福大喜。
“先到琼州进行适应性训练三个月。”
“臣,遵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