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槐下聚英贤 蓝图展眼前? 齐心迎困境 乡梦启新篇,山外吹来的风,天涯88,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咱张家小院,日头正盛,热烈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繁茂枝叶的缝隙,稀稀疏疏地洒下,于地面勾勒出一片片金色光斑,斑驳地映在我这张晒得黑红、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我微微眯着眼,惬意地享受这片刻温暖,随后望向围坐一圈的年轻人们。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迷茫,恰似夜空中闪烁不定的星辰。瞧着他们,我心里那股热乎劲儿,比灶台上刚炖好、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羊肉汤还要暖人。
我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嗓子,开口说道:“兄弟姐妹们,你们心里那点子念想,咱都明白。不就是想让这旮旯地儿,变得比咱亲娘还亲,让人念着嘛!” 说着,我站起身,走到一旁石桌旁,拿起桌上的粗瓷大碗,猛灌一口凉茶,润了润喉,接着道,“咱们不光得把那份乡愁,像老屋里那坛子酒一样,稳稳地搁在墙角,任岁月沉淀,让它越存越香,还得给它添把火,让它跟外面的大世界接上茬儿,成座桥,一头连着咱祖祖辈辈走过的老路,一头通向那亮堂堂的新日子。”
我越说越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比划起来,眼神中满是憧憬,仿若已瞧见那幅美好的画面:“瞧瞧,将来咱村儿,清晨公鸡扯着嗓子打鸣,嘹亮的鸡鸣声穿透晨雾,和古时候没啥两样,听得人心里踏实。这时候,婶子大娘们已在灶台上忙活开了,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满是烟火气。可你再往村里走,嘿,新修的柏油路干净又宽敞,锃亮得都能映出人影。路边的太阳能路灯一排排,白天它们如同沉默的卫士,吸收着太阳的能量,到了晚上,‘唰’地一下全亮了,亮堂堂的,跟城里没啥区别。老屋子翻新了,保留着原来格局,青砖灰瓦间巧妙融入些现代元素,像铝合金的门窗,既不失咱老祖宗留下的古朴,又透着股新潮劲儿。”
“还有那田地头,可不得了啦!智能灌溉系统一开启,水就像长了眼睛似的,精准地流向每一株需要滋润的庄稼,一滴都不浪费。无人机在空中嗡嗡作响,来回穿梭,均匀地喷洒着农药,又快又准。高科技种地,省力又高产。年轻人回来创业,那机会多得是!就说村里的二柱子,之前在城里打工,前些日子回来,开了个网店,专卖咱村里的土特产,什么自家腌制的咸菜、山上采的野蘑菇、地里收的五谷杂粮,生意火爆得很,没几个月就赚得盆满钵满,还能守着家,照顾老人孩子。手艺人也不愁没活干,村里的篾匠老王,编的竹筐精致又实用,以前也就是逢年过节在集市上卖几个,现在照片往网上一放,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忙得他都没时间抽烟了。孩子们放学了,不光能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能跟着老一辈学编筐、绣花,知道咱的根在哪儿,魂儿咋守。”
说到这儿,我的眼里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我拍了拍身旁的石凳,兴奋地说:“到时候啊,咱这张家小院,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地方,城里人来了都不想走,说咱这儿有魂儿,有根儿,还有那股让人心里热乎的劲儿!他们会在这儿住上几天,跟着咱学学种地,尝尝农家菜,体验体验乡村生活,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地带走咱的特产,还一个劲儿地说下次还要来。”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似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的,暖得人心头一热。年轻人们的脸上渐渐露出向往和坚定的神情,仿若已看到那个既传统又现代,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美好家园。有人忍不住开口说道:“哥,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亮堂多了,以前还愁没出路,现在感觉浑身都是劲儿!”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干劲。
这时,一直沉默的阿强突然站了起来,他眉头紧皱,脸上带着一丝忧虑:“哥,话是这么说,可咱这说干就干,钱从哪儿来?就咱这点家底,怕是连买几盏路灯都不够。” 这话一出口,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思。确实,资金问题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我们面前。
我心里一沉,但很快镇定下来,拍了拍阿强的肩膀:“阿强,你提的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钱,确实是个大难题。可你们还记得‘愚公移山’的故事不?愚公他老人家,就凭一股子倔强劲儿,带着子孙,硬生生要移走挡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咱现在虽然缺钱,可咱有人,有干劲,有想法,这就是咱最大的财富。”
“我听说邻村的老李,前几年想搞农家乐,也是没钱。他就挨家挨户去动员,把大家的闲散资金凑起来,还跟银行贷了一部分款。一开始,困难重重,可他咬牙坚持下来了。现在,他的农家乐生意火爆,带动了整个村子的发展,村民们都跟着富了起来。咱为啥就不能学学人家?” 我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咱可以先成立个合作社,把村里的资源整合起来,再去争取政府的扶持资金,找一些企业拉投资。只要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办法总比困难多!”
大伙听了,又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阿强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哥,你说得对,是我太着急了。咱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就像你说的,干就完了!”
天刚麻黑,天上星星眨巴着眼,亮堂堂的,仿佛老天爷给咱村挂上了串夜明珠,把村子照得朦朦胧胧,别有一番景致。大伙儿又聚到了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往常脸上那层厚厚的愁云如今散得一干二净,一个个眼里不光有光,还有股热火劲儿,跟地里刚冒出头的庄稼苗似的,透着股生生不息的劲儿。
我,心比火炉还热乎,情比咱地里最甜的井水还深。我深知乡亲们的担忧与期盼,每一句话都斟酌再三。此刻,我站在树下,看着围拢过来的乡亲们,缓缓开口,那一句句实在话,像春风吹过麦浪,轻柔又有力量,悄悄地,就把大伙儿心里头那层硬邦邦的壳给化开了。咱这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头一回觉得,咱的日子啊,也能有盼头,能画出个五彩斑斓的图景来。
“大伙儿听着,咱们齐心协力,咱村就能换个新模样!” 我提高了音量,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简单直白,却像一把钝刀刻进了每个人的心窝子里。我挺直了腰杆,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个人,那双眼睛,亮得能照人,里头满是对未来的笃定和对乡亲的深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