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回 铁板道士遁野马川 屠炉女夜弃黄龙岭,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诗赞曰:
尽夸妖道法高强,野马川边战一场。
铁板欲伤年少将,那知老将勇难当。
尉迟宝林凭借出色的武艺,走马接连夺取了两座关隘,朝廷上下为此十分欣喜。太宗称赞道:“御侄立下的功劳可不小啊!” 随后,众人下令将关隘的旗号换成大唐的,仔细清查盘点钱粮,让战马休养了三天。众将领纷纷夸赞尉迟宝林的才能,尉迟恭心中更是得意不已。第二天,大军放炮启程,朝着野马川进发。
早在大军出发之前,就有小番急匆匆地前往木阳城报急,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一般纷纷飞向木阳城。狼主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急忙召集齐花知平章、胡猎等一众大臣商议对策。众文武大臣上朝参拜完毕后,狼主传旨道:“大唐的军队已经夺取了三座关隘,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计策能够击退唐兵呢?” 这时,元帅祖车轮走出队列,上奏道:“狼主不必担忧。臣这就去操练三军,起兵退敌。要杀退大唐的人马,简直易如反掌。” 狼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传旨,让你尽快操练人马,退敌保国,好让朕安心。” 元帅领命而去。
暂且不说狼主那边的事情,再看大唐的军队抵达了野马川。大军下令放炮安营扎寨,太宗对尉迟宝林说道:“御侄,你之前走马连破两关,立下赫赫战功。今日这野马川,为何御侄不再尝试走马出兵,莫不是不敢去破关了?” 宝林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臣虽然年少气盛,在战场上也算称雄一时,但金银二川的守将本事平平,所以臣才能轻松走马取关。然而,这野马川的守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并且还掌握着仙传的奇异法术,想要攻破此关实在是难上加难,因此臣不敢贸然夸口。” 太宗问道:“御侄,此关是由什么妖人把守,竟擅长用异法害人吗?” 宝林回答:“陛下,那关将名叫铁板道人,他有一种法宝,是用一尺长、半寸宽的铁打造而成,叫做铁板。这铁板方方正正,他一念动咒语,铁板便能飞在空中,若有一万人,便能伤一万人;若有一千人,便能伤一千人,都会被打成肉泥。” 太宗担忧地说:“此人的邪法如此厉害,这可如何是好?” 徐茂功开口说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这不过是妖道的邪法罢了。如今陛下龙驾在此,正气足以压制邪气,还怕什么妖法。明日开兵交战,自然能够取胜。” 宝林接着说:“那臣明日便前去挑战。”
到了第二天,军中击鼓聚集众将,元帅秦叔宝升帐。众将整齐地站在两旁,小将军尉迟宝林披挂上马,领命出营。尉迟恭昨夜听闻儿子说关中的妖道厉害非凡,心中放心不下,说道:“末将愿出去为儿子掠阵。” 元帅说:“陛下曾说,那妖道极为厉害,本帅便与众将一同出营,看看这妖道究竟有怎样的邪法,为何如此厉害。” 众将纷纷响应。营前战鼓敲响,宝林来到关前,关楼上箭如雨下。宝林高声喊道:“休得放箭,快快叫守将出来与我交战!” 把都儿赶忙跑进帅府报告:“启禀道爷,外面有唐将前来讨战。” 那铁板道人听闻,哈哈大笑道:“大唐的兵将简直是来送死的,他们自以为走马夺取了三关就了不起,却不知我这异法的厉害,也敢前来挑战,今日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他吩咐备好马匹,穿戴整齐,跨上雕鞍,手持一口孤定剑,身上藏着法宝,带着把都儿来到关下,下令放炮开关。铁板道人一马当先,冲出关来。
宝林抬头望去,只见来者是一个模样怪异的道人。那道人头大如笆斗,眼睛好似铜铃,尖嘴大鼻,下巴留着红色胡须,根根如同铁线一般。他身穿皂罗袍,手持孤定剑,来到阵前,二话不说,挥剑便向宝林劈来。宝林急忙用长枪 “噶啷” 一声架住;道人紧接着又是一剑砍来,宝林再次用枪架开。宝林说道:“妖道,看小爷我的枪!” 说着,举枪迎面刺去。铁板道人用双剑架住,两人交锋了三个回合,道人渐渐不敌。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祭起法宝,只听 “呼” 的一声,数道霞光冲天而起,朝着宝林的头上打去。宝林抬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大叫:“哎呀,不好了!” 赶忙调转马头,朝着营前拼命逃窜。铁板道人操控着铁板,在后面紧追不舍。
尉迟恭看到儿子被妖法追赶,心急如焚,不顾铁板的威胁,纵马冲了进去。铁板道人一心想着伤害宝林,没料到敬德突然冲进来,想要收回铁板攻击敬德已经来不及了。敬德冲到道人肋下,伸手拦腰用力一抓。铁板道人用力挣扎,尉迟恭毕竟年纪大了,在马上晃了一晃,两人竟然一起翻倒在地。尉迟恭手一松,急忙爬起身来,却发现妖道已经借着土遁逃走了。这妖道日后在征西时还会出阵,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尉迟恭见妖道逃走,立刻上马,大喊让众将冲关。后面的大小三军听到号令,一起冲进关中。小番们见形势不妙,纷纷放弃野马川,朝着黄龙岭逃去。大军进城后,清查盘点钱粮,更换大唐旗号,让战马休养了三天,随后放炮起行,向黄龙岭进发,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黄龙岭的守将,你道是谁?原来是一员女将,名叫屠炉公主。她的父亲是狼主驾前的丞相屠封。屠炉公主聪慧过人,精通三略法,善于调兵遣将,熟知八卦阵,对兵书战册也都烂熟于心。她力气惊人,武艺精湛,才貌双全,因此狼主将她收为义女,封为公主,对她十分宠爱,加封她在此镇守黄龙岭。这一天,屠炉公主正与诸位将领商议如何退敌,忽然有侍女前来禀报:“启禀娘娘,野马川有小番求见。” 公主吩咐将小番带进来。小番跪在地上说:“公主娘娘,大事不好了!野马川已经被大唐的军队夺去,他们明天就要来攻打黄龙岭了。” 屠炉公主听后,吓得脸色苍白,说道:“列位将军,他们之前夺取白良关,我还没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中原的人马实在是厉害,一路势如破竹。今日取了银灵川,明日又失了野马川,都是走马就成功了。如今五关已经失去了四关,如果黄龙岭再被攻破,木阳城就难以保全了,我们不能与他们正面开战。” 众将领纷纷说道:“公主娘娘,南朝兵多将广,确实不可贸然开战,我们得想个计策,杀得他们片甲不留,捉住唐王,才能永绝后患。” 公主心中思索片刻,说道:“有了,我有一条妙计,定能让中原的兵马有来无回,全部化为灰烬。” 众将问道:“娘娘有什么妙计?” 公主说:“此计不可轻易泄露,你们听我号令。在关头上多插旌旗,把关门大开,放下吊桥。我们带领关中小番,直接前往木阳城去见父王狼主,一起擒获唐将,活捉唐王。把黄龙岭的兵马全部调走,以此诱使唐兵进关,让他们中计。” 众番将听了公主的命令,谁敢违抗,连忙吩咐五营八哨的把都儿们,摆齐阵伍,装载粮草,把关门大开,多立旌旗。公主娘娘带领众将,前往木阳城去见狼主,暂且不表。
再看唐王的人马,这一天来到了黄龙岭。有探马前来禀报:“启禀元帅,前面就是黄龙岭了。只见关头上旌旗飘扬,却不见一兵一卒,大门敞开,吊桥也没有收起,不知其中有什么诡计,特来禀报元帅。” 秦琼听后,冷冷一笑,说道:“诸位将军,你们可不要小瞧了此关的守将。大门敞开,却不见兵卒,其中必定有诈。今日御驾亲征,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但你们进关时务必小心,看他们到底使什么诡计。” 程咬金却大声说道:“元帅,此言差矣。我们侄儿连夺四关,都不费吹灰之力。黄龙岭的守将难道会不知道?他们肯定是听闻了侄儿的威名,吓得不敢与我们开战,所以弃关逃走了。别说侄儿年少英雄,就是听到我老程的名字,他们也得胆战心惊,哪里会有什么诈,分明是怕我们,逃走了。” 秦琼说:“你尽说些糊涂话,不必再多言。” 随即吩咐大小三军进关。元帅一声令下,三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关中进发。元帅让尉迟宝林四处仔细清查,以防遭遇暗算或者混入奸细,同时下令安营扎寨,人马就此驻扎下来。太宗问道:“御侄,如今前面还有什么关隘?” 宝林回答:“陛下,再往前就没有关隘了,前面就是木阳城,是赤壁康王居住的地方。” 太宗十分高兴,说道:“诸位王兄,听说番邦的将领厉害非凡,原来不过如此。哪里比得上王兄们骁勇善战,一路打关攻寨,畅通无阻。如今大军攻打木阳城,要不了几天就能成功。” 众臣纷纷说道:“一来仰仗皇天庇佑,二来依靠陛下洪福,三来靠诸将的本事,我们必定能够攻破番城,活捉番王,得胜回朝。” 太宗大喜,吩咐在营中大摆筵席,赏赐公卿大臣。当夜无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