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回 英雄混战少华山 叔宝权栖承福寺,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叔宝与两名健步骑马上路,离开了山东。一路经过河南等地,过了潼关,来到了华阴县的少华山。只见这少华山山势险峻,八面巍峨,四周陡峭。叔宝便对两个健步说道:“你们在后面跟着,我先到前面探探路。” 那两人知道山路危险,恐怕会有强人出没,便让叔宝先行。
他们来到前山,突然听到树林里传来一声呐喊,紧接着闪出三四百个喽啰,簇拥着一位英雄。这位英雄长相威武,宛如灵官下凡,胡须卷曲,双目如铜铃般炯炯有神,他横刀跨马,拦住了去路,大声喝道:“想活命的,就留下买路钱!” 两名健步吓得屁滚尿流,急忙叫道:“秦爷,真的有强人来了,这可怎么办?” 叔宝镇定地说道:“别怕,你们站远些。” 说着,他纵马向前,挥动双锏,朝着那英雄的顶梁门狠狠砸去。那人连忙用金背刀抵挡。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七八个回合。叔宝将双锏使得虎虎生风,犹如风车一般快速旋转,那人渐渐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功,渐渐抵挡不住。那些喽啰见状,赶忙跑上山去报信。
山上还有两位豪杰,一位是与叔宝素有交情的王伯当。他与谢映登分别后,途经此山,被这山上的人索要买路钱,双方打了起来。王伯当武艺高强,众人敌不过他,见他是个豪杰,便留他入了山寨。拦住叔宝的那位名叫齐国远,此时正在山上陪着王伯当喝酒的,名叫李如珪。二人正喝着酒,忽然有喽啰前来报告说:“齐爷下山巡查,遇到一个衙门的将官,便向他索要例行的钱财,没想到那人不肯给,双方就打了起来。没到七八个回合,齐爷刀法就乱了,敌不过他,还请二位爷赶紧下山救援。”
王伯当和李如珪二人听了,立刻拿起兵器,跳上战马,一同出了宛子城,来到半山。王伯当远远看见山下正在交战的人,模样很像秦叔宝,他担心齐国远会受伤,便在半山大声喊道:“秦大哥,齐兄弟,别打了!” 这山有二十多里高,他们下来了一半,还有十多里的距离。虽然王伯当高声呼喊,但此时两人正全力交战,一心只顾招架,根本没听到他的叫声。不一会儿,两匹马跑到了跟前,王伯当又叫道:“真的是叔宝兄,齐兄弟,快住手,大家都是好朋友!” 叔宝听到是伯当的声音,便停住了手。
当下,王伯当邀请叔宝进入山寨。叔宝进了山寨,那两名健步早已吓得不轻。叔宝安慰他们说:“你们别害怕,这些都不是外人,是我的好朋友。” 二人这才放下心来。王伯当问道:“这两位是你的随从吗?” 秦叔宝回答:“是两个差役。” 李如珪吩咐手下,把秦爷的行李抬到山上。大家一同上了少华山,进入宛子城,来到聚义厅,摆下酒席为叔宝接风洗尘。王伯当说:“自从仁寿元年十月初一日,在潞州与兄长分手,第二天,我和单二哥到王小二的店里去拜访,兄长已经离开了。后来单二哥又遭遇了胞兄的变故,没能去追兄长,我和谢映登也各自分散了。后来听说兄长遭遇了一场官司,只因路途遥远,无法前去照顾。今日有幸相逢,愿听兄长讲讲这些年的经历。” 叔宝便把前后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还提到如今受唐节度使的差遣,要送礼物到长安,赶在正月十五日去杨越公府中祝寿。接着,叔宝问王伯当为何会在此处。王伯当说:“小弟路过此山,承蒙齐、李两位兄弟相邀,所以留在这里。今日遇见兄长前往长安公干,小弟想陪兄长一同前去,顺便去看看花灯,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叔宝说:“一同前往甚好!” 齐国远和李如珪二人也齐声说道:“王兄要去,小弟也愿一同追随。”
叔宝听了,心中却有些犹豫,暗自思忖:“王伯当偶尔在绿林走动,却是个文雅之人,一同进长安倒也无妨。可这两人都是鲁莽之辈,进了长安,倘若行事不慎,泄露了什么,惹出祸事来,连累到我,那可如何是好?” 一时间,他沉吟不语。李如珪见叔宝不说话,笑着说道:“秦兄不言语,想必是怀疑我们在此打家劫舍,养成了野性,进长安看灯,恐怕我们不听约束,惹出祸事,连累兄长,所以不肯带我们一同前往。但我们自幼学习武艺,难道就甘心落草为寇吗?只因奸臣当道,我们实在无奈,才啸聚山林,等待时机。我们又怎会真的把绿林勾当当作终身之事呢?我们也是识大体、懂道理的人,一同前往长安,自然不会连累兄长,还请兄长不要疑虑。” 叔宝听了这一番话,只好说道:“二位贤弟,既然你们明白事理,一同去又有何妨。” 齐国远随即吩咐喽罗,收拾好行囊和战马,多带上些银两,挑选二十名健壮的喽罗一同前往,其余喽罗不许擅自下山,要小心看守山寨。叔宝也叮嘱两名健步,不可泄露此事。到了二更时分,众人离开了少华山,朝着陕西方向赶路。
一天,天色渐晚,他们离长安只有六十里地了。远远望去,只见一座旧寺,刚刚修缮得十分齐整。叔宝心想:“这齐、李二人到了京城,最好只住三四天就好。要是住的日子久了,难免会惹出祸事。今天才十二月十五日,距离正月十五花灯节还有一个月。不如就在前边这座新修的寺庙里,向长老借间僧房,暂且住上几日,等快到花灯节的时候再进城。趁着这几天时间,也能管束管束他们。” 主意已定,但又不好明说,只得对齐国远和李如珪二人说道:“二位贤弟,我想长安城内人口众多,房屋却有限,而且往来的行商过客也很多,哪里有宽敞的住处,能容得下我们二十多人呢?况且城内规矩繁多,多有不便。我的想法是,在前面这座新修的寺庙里,借间僧房暂住。你们看这荒郊野外,没有什么拘束,我们还能在这里走马射箭,舞剑抡枪,岂不快活?在这里住到今年,快到花灯节的时候,我便进城送礼,你们就去看灯。” 王伯当也觉得齐、李二人有些让人不放心,便在一旁极力附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