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周襄王十五年,也就是晋惠公十四年。这一年,晋惠公卧病在床,无法上朝处理政务。他的太子圉,已经在秦国做人质很久了。太子圉的母家是梁国。梁国国君无道,不体恤百姓的辛劳,每天只知道驱使百姓大兴土木,民众哀怨连连,很多人都逃到秦国,以躲避繁重的劳役。秦穆公趁着梁国民心不稳,命令百里奚带兵攻打梁国,一举将其灭掉。梁国国君也被愤怒的百姓杀死。太子圉得知梁国被灭,叹息道:“秦国灭掉我的外家,这是轻视我啊!” 从此便对秦国心生怨恨。
等到听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心想:“我独自一人在秦国,在外没有真心怜悯我的朋友,在国内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心腹。万一君父有个不测,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为国君,那我就要终身客死在秦国,与草木没什么两样了。不如逃回去侍奉君父养病,这样也能安抚国内百姓的心。” 于是,在夜里,太子圉趁着与妻子怀嬴同榻而眠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我现在如果不逃回去,晋国就不是我的了;想要逃回去,又舍不得与你之间的夫妻情分。你可以和我一起回到晋国,这样公私两便。” 怀嬴听后,流下泪来,回答道:“您是一国太子,却在这里遭受拘押受辱,想要回去也是应该的。我们国君让我来侍奉您,是想让您安心。现在如果跟您回去,我就违背了国君的命令,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您自己做决定吧,别跟我说了。我不敢跟您走,也不会把您的话泄露给别人。” 太子圉于是独自逃回了晋国。
秦穆公听说太子圉不辞而别,大骂道:“这个背信弃义的贼子!上天都不会保佑你!” 然后对各位大夫说:“夷吾父子,都辜负了我,我一定要报复他们!” 秦穆公后悔当初没有接纳重耳,于是派人去打听重耳的行踪,得知他在楚国已经待了好几个月了。于是,秦穆公派公孙枝前往楚国访问,顺便迎接重耳到秦国,想要扶持他登上晋国国君之位。重耳假意对楚王说:“我把命运托付给您,不想去秦国。” 楚王说:“楚国和晋国相距甚远,公子您如果想回晋国,还得经过好几个国家。秦国与晋国接壤,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况且秦国国君向来贤明,又与晋国国君关系恶劣,这对公子来说是天赐良机啊。公子还是努力前行吧!” 重耳拜谢楚王。楚王赠送了大量的金银、布帛、车马,为他壮行。重耳在路上又走了好几个月,才到达秦国边境。虽然途中还经过了几个国家,但这些国家都属于秦国或楚国的势力范围,况且有公孙枝同行,一路上平安无事,这就不必多说了。
秦穆公听说重耳来了,喜形于色,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安排馆舍,礼数极为周到。秦夫人穆姬,也很敬重喜爱重耳,而痛恨太子圉,她劝说秦穆公把怀嬴嫁给重耳,结成姻亲。秦穆公让夫人把这件事告诉怀嬴。怀嬴说:“我已经嫁给太子圉了,怎么能再嫁给别人呢?” 穆姬说:“太子圉不会回来了!重耳贤德,又有很多人相助,必定能得到晋国。他得到晋国后,一定会让你做夫人,这样秦晋两国就能世代结为婚姻了。” 怀嬴沉默了很久,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又何必吝惜自己,不促成两国的友好呢?” 秦穆公于是派公孙枝去跟重耳说这件事。
因为太子圉与重耳有叔侄关系,怀嬴是重耳嫡亲的侄媳,重耳担心这有违伦理,想要推辞不接受。赵衰进谏说:“我听说怀嬴美丽又有才华,是秦君和夫人所喜爱的。不娶秦女,就无法与秦国交好。我听说:‘想要别人爱自己,必先爱别人;想要别人听从自己,必先听从别人。’如果不能与秦国交好,却想借助秦国的力量,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公子还是不要推辞了!” 重耳说:“同姓之间结婚,尚且要避讳,更何况是侄媳呢?” 臼季进谏说:“古代所说的同姓,指的是同德,并非指同一家族。从前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国国君少典的儿子,黄帝出生在姬水,炎帝出生在姜水,二帝德行不同,所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姬姓和姜姓的家族,世代通婚。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到姓氏的有十四人,其中只有姬姓和己姓各有两人,这是因为他们德行相同。德行相同、姓氏相同,即使家族关系很远,也不能通婚。德行不同、姓氏不同,即使家族关系很近,男女之间也不必避讳。尧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第五代孙,而舜是黄帝的第八代孙,尧的女儿对于舜来说是祖姑,但尧把女儿嫁给了舜,舜也没有推辞。古人的婚姻之道就是这样。从德行上说,太子圉的德行,怎么能和公子您相比呢?从亲疏关系上说,秦女(怀嬴)与您的关系,比不上祖姑与舜的关系。况且您是接纳被太子圉抛弃的人,又不是抢夺他心爱的人,这有什么不妥呢?”
重耳又和狐偃商量:“舅舅您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狐偃反问:“公子现在想要回国,是打算辅佐太子圉,还是取代他呢?” 重耳没有回答。狐偃说:“晋国的君位,看来要落在太子圉身上了。如果您想辅佐他,那怀嬴将来就是国母。如果您想取代他,那她不过是仇人的妻子,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重耳还是面露惭愧之色。赵衰说:“您连他的国家都要夺取了,还在乎他的妻子吗?想要成就大事却拘泥于小节,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重耳这才下定决心。公孙枝向秦穆公复命。重耳选了个好日子,送上聘礼,就在公馆中与怀嬴成婚。怀嬴的美貌,更胜齐姜,秦穆公还精心挑选了四名宗室女子作为陪嫁,个个都容貌出众。重耳喜出望外,都忘记了一路上的辛苦。史官写诗评论怀嬴这件事:“一女如何有二天?况于叔侄分相悬。只因要结秦欢好,不恤人言礼义愆。”
秦穆公向来敬重晋公子重耳的人品,再加上又有了甥舅这层姻亲关系,两人的情谊愈发深厚。秦穆公三天设一次宴会,五天设一次大宴款待重耳。秦国世子罃也恭敬地侍奉重耳,时常派人馈赠礼物、问候起居。赵衰、狐偃等人趁机与秦国大臣蹇叔、百里奚、公孙枝等人结交,共同谋划重耳复国的事情。一来重耳刚刚新婚,二来晋国那边没有可乘之机,所以他们不敢轻易行动。自古道:“运到时来,铁树花开。” 上天既然生下公子重耳,让他有成为晋国国君的命,作为有名的霸主,自然会有机会降临。
再说太子圉从秦国逃回晋国后,见到了父亲晋惠公。晋惠公十分高兴,说:“我生病已经很久了,正发愁不知道把国家托付给谁。如今我儿能摆脱困境,回到晋国,恢复储君之位,我就放心了。” 这一年秋天九月,晋惠公病情危急,把太子圉托付给吕省、郤芮二人,让他们辅佐太子圉,并叮嘱:“其他公子不足为虑,你们只要谨防重耳就行。” 吕省、郤芮二人叩头领命。当晚,晋惠公去世,太子圉主持丧礼后即位,这就是晋怀公。
晋怀公担心重耳在国外会引发变故,于是下令:“凡是晋国大臣跟随重耳流亡在外的,以及他们的亲属,限三个月内都要召回。如期回来的,仍然恢复原来的职位,既往不咎。如果过了期限还没回来,就取消他们的官籍,记录在案,定为死罪。父子兄弟明知却不召回的,一同处死,绝不赦免!” 老国舅狐突的两个儿子狐毛、狐偃,都跟随重耳在秦国。郤芮私下劝说狐突写信,把两个儿子叫回国。狐突再三拒绝。郤芮于是对晋怀公说:“狐毛、狐偃有将相之才,如今跟随重耳,就像老虎添了翅膀。狐突不肯召回他们,他的意图难以揣测,主公应该亲自跟他说。” 晋怀公于是派人召见狐突。狐突与家人告别后前往。见到晋怀公,狐突奏道:“老臣因病赋闲在家,不知道您召见我有什么事?” 晋怀公问:“狐毛、狐偃在国外,老国舅您有没有写信叫他们回来?” 狐突回答:“没有。” 晋怀公说:“我有命令:‘过期不回的,罪及亲党。’老国舅您难道没听说吗?” 狐突回答:“我的两个儿子侍奉重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忠臣侍奉君主,至死忠心不改!我的两个儿子对重耳的忠诚,就如同朝廷上各位大臣对您的忠诚一样。即使他们逃回来,我还要数落他们的不忠,在宗庙中处死他们,更何况去召他们回来呢?” 晋怀公大怒,喝令两个力士用白刃架在狐突的脖子上,说:“你的两个儿子如果回来,就免你一死!” 接着把竹简放在狐突面前,郤芮抓住狐突的手,要他写信。狐突喊道:“别抓我的手,我自己写。” 于是,他在竹简上大大地写下 “子无二父,臣无二君” 八个字。晋怀公大怒,说:“你不怕死吗?” 狐突回答:“作为儿子不孝顺,作为臣子不忠诚,这才是老臣所害怕的。至于死,那是臣子的本分,有什么可怕的!” 说完,伸长脖子,坦然受刑。晋怀公下令把狐突斩首于市曹。太卜郭偃看到狐突的尸体,叹息道:“国君刚刚即位,德行还没有惠及普通百姓,就诛杀老臣,他的失败不会太久了!” 当天,郭偃就称病不出。狐氏的家臣急忙逃到秦国,把这件事告诉了狐毛和狐偃。不知道狐毛和狐偃会有什么反应,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