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叁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将交锋,只杀得红云惨淡,白雾弥漫。两家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你来我往,大战了二十四五个回合。郑轮见崇黑虎脊背上背着一个红葫芦,心中暗想:“主将说过,此人有异人传授秘术,想必这就是他的法术。常言说:‘打人不如先下手。’” 郑轮也曾拜西昆仑的度厄真人为师,真人知道郑轮是封神榜上有名之士,特意传授他鼻窍中的两道气,这气能吸人魂魄。凡是与将领对敌,碰到这气就会被擒获。所以让他下山,投奔冀州,挣得一条玉带,享受人间福禄。今日会战,郑轮手中的降魔杵在空中一晃,后面三千乌鸦兵齐声呐喊,如同长蛇一般,人人手持挠钩,个个横拖铁索,像飞云闪电一样冲了过来。崇黑虎看这架势,像是要来擒人。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郑轮鼻窍中发出一声如同钟声般的巨响,两道白光从鼻窍中喷了出来,直取崇黑虎的魂魄。崇黑虎听到这声音,只觉得眼目昏花,一下子跌得金冠倒竖,铠甲离鞍,一对战靴在空中乱舞。乌鸦兵一拥而上,将崇黑虎生擒活捉,用绳子绑住了他的双臂。崇黑虎过了半晌才苏醒过来,定睛一看,自己已经被绑住了。崇黑虎愤怒地说:“这贼子好狡猾的手段,怎么不明不白就把我擒获了?” 只见两边敲响得胜鼓,押着崇黑虎进城。有诗为证:
“海岛名师授秘奇,英雄猛烈世应稀;神鹰十万全无用,方显男儿语不移。”
且说苏护正在殿上,忽然听到城外传来激烈的战鼓声,不禁长叹一声:“郑轮怕是要战败了!” 心里十分犹豫。就在这时,探马飞奔进来报告:“启禀老爷!郑轮生擒了崇黑虎,特来请您下令定夺。” 苏护听后,十分诧异,心中暗自思忖:“郑轮不是崇黑虎的对手,怎么反倒把他给擒获了?” 急忙传令:“让他们进来!” 郑轮来到殿前,把擒获崇黑虎的经过详细诉说了一遍。只见众士卒将崇黑虎簇拥到台阶前。苏护立刻走下殿来,喝退左右,亲自为崇黑虎解开绑缚,然后跪地说道:“我苏护如今得罪了天子,已是无地自容的犯臣。郑轮不懂事,冒犯了您,这都是我的罪过。” 崇黑虎回答道:“仁兄与我曾结拜为兄弟,我怎敢忘义?如今被您的部下擒获,我实在惭愧。又承蒙您如此厚待,黑虎感激不尽。” 苏护请崇黑虎坐上座,又命令郑轮等众将前来拜见。崇黑虎说:“郑将军法术精妙神奇,我今日被他擒获,心服口服。” 苏护下令设宴,与崇黑虎二人开怀畅饮。席间,苏护将天子想要纳自己女儿为妃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对崇黑虎说了一遍。崇黑虎说:“小弟此次前来,一来是因为兄长战败,二来也是想为兄长解围。没想到令郎年纪尚小,太过自负刚强,不肯进城请兄长前去答话,所以被小弟擒回后营,我这其实也是为了兄长着想。” 苏护连忙道谢:“这份恩情,我怎敢忘记?” 暂且不说两位诸侯在城内饮酒之事。
单说报马跑进辕门报告:“启禀老爷!二爷被郑轮擒去了,不知是生是死,请您下令定夺。” 崇侯虎暗自思忖:“我弟弟自有法术,怎么会被擒住呢?” 这时,掠阵官说:“二爷和郑轮正在交战的时候,只见郑轮把降魔杵一挥,三千乌鸦兵一同冲了过来。接着,郑轮鼻子里喷出两道白光,还发出钟声般的响亮声音,二爷就从马上摔了下来,所以才被擒获。” 崇侯虎听后,惊讶地说:“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奇异的法术?再派探马去打听清楚虚实。” 话还没说完,又有报告传来:“西伯侯派来的官员在辕门下马。” 崇侯虎心里不太高兴,吩咐道:“让他进来!” 只见散宜生身着素服,系着角带,上帐行礼完毕后说道:“卑职散宜生拜见君侯。” 崇侯虎说:“大夫,你家主公为何偷安,竟然不为国家出兵,按兵不动,违抗朝廷旨意?你家主公实在没有尽到做臣子的本分。如今大夫前来,有什么要说的?” 散宜生回答道:“我家主公说,兵器乃是不祥之物,君主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如今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劳民伤财,惊扰万户百姓。军队所经过的州县府道,要调用一应钱粮,长途跋涉,百姓饱受征租征税的困扰,军将也有披坚执锐的辛苦。因此我家主公派卑职送来一封信,希望能够平息战火,让苏护把女儿送进王廷,双方罢兵,不失为朝廷的股肱之臣。如果苏护不答应,大军一到,铲除叛逆和奸邪,他罪当灭族,到那时苏护可就死而无悔了。” 崇侯虎听后,大笑道:“姬昌自知违抗朝廷之罪,所以才用这些托词来为自己开脱。我先到这里,损兵折将,经历了数场恶战,那贼子怎么会因为一封信就献上女儿呢?我倒要看看大夫到冀州去见苏护,他会怎么做。如果苏护不答应,看你家主公怎么回复朝廷旨意?你去吧!” 散宜生离开营帐,上马径直来到城下叫门:“城上的人,快去报告你们主公,就说西伯侯派来的官员送书来了。” 城上的士卒急忙跑到殿上报告:“启禀老爷!西伯侯派来的官员在城下,说要献上书信。” 此时,苏护和崇黑虎饮酒还未结束。苏护说:“姬伯是西岐的贤人,赶紧下令开城,把他请进来相见。” 不一会儿,散宜生来到殿前行礼。苏护问道:“大夫今日来到敝郡,有何见教?” 散宜生说:“卑职如今奉西伯侯之命,前来拜会君侯。前些日子君侯题反诗得罪了天子,我家主公本应立即起兵问罪。但我家主公向来知道君侯忠义,所以按兵不动,不敢贸然侵犯。如今有一封信呈给君侯,希望君侯仔细查看,酌情行事。” 散宜生从锦囊里取出书信,献给苏护。苏护接过信,拆开阅读,信中写道:
“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听闻,普天之下,皆是君王的臣子。如今天子想要挑选艳妃,公卿士庶之家,怎可隐匿?如今足下有女,品德贤淑,天子欲选其入宫,这本是美事,足下却与天子对抗,这是足下违抗君命。况且还在午门题诗,究竟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不可赦免。足下只知小节,因为疼爱一个女儿,而失去了君臣大义。昌向来听闻公忠义,不忍坐视不管,特进一言,可使足下转祸为福,望公垂听。况且足下若将女儿送进王廷,实则有三大好处:女儿能在宫闱中享受恩宠,父亲能享受椒房之贵,成为国戚,食禄丰厚,此为一利。冀州百姓安宁,满宅无忧,此为二利。百姓不会遭受涂炭之苦,三军也不会有杀戮之伤,此为三利。公若执迷不悟,三大害处马上就会降临:冀州失守,宗庙不复存在,此为一害。骨肉将有灭族之祸,此为二害。军民会遭受兵燹之灾,此为三害。大丈夫应当舍弃小节,保全大义,怎能效仿那些无知之辈,自寻灭亡呢?昌与足下同为商朝臣子,不得不直言相劝,望君侯留意。草草奉闻,静候裁决。谨启。”
苏护看完信,半晌没有说话,只是点头。散宜生见苏护不说话,便说道:“君侯不必犹豫,如果答应,仅凭这一封信就能平息干戈,上可顺从天命,中可与诸侯和睦相处,下可免去三军的痛苦。这是我家主公的一番好意,君侯为何沉默不语?还请速速下达号令,以便施行!” 苏护听了,对崇黑虎说:“贤弟,你来看一看,姬伯所说的话,确实有理。他果真是真心为国为民,是仁义君子啊!我不如听从他的建议?” 于是,苏护命令酒官在馆舍款待散宜生。第二天,苏护写了回信,还赠送了金帛,让散宜生先回西岐,说道:“我随后就送女儿进朝,向商朝赎罪。” 散宜生拜别后离去。这真是一封书信能抵得上十万大军。有诗为证:
“舌辨悬河汇百川,方知川义与臣贤;数行书转苏侯意,何用三军眠枕戟?”
苏护送散宜生回西岐后,与崇黑虎商议:“姬伯的话很有道理,我们要赶紧整理行装,准备前往商朝,不要迟疑,以免再生变故。” 二人都很高兴。不知道苏护的女儿将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