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想着,没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地方。只见殿宇精致,色彩辉煌,庭院中有一丛翠竹,屋外有几棵苍松。廊檐下站着几个侍女,都穿着宫装。她们见宝玉进来,就小声说:“这就是神瑛侍者吗?” 领着宝玉来的人说:“就是他。你快去通报吧。” 有个侍女笑着招手,宝玉就跟着进去了。走过几重房舍,来到一间正房,珠帘高高挂着。那侍女说:“站在这儿候旨。” 宝玉听了,大气都不敢出,只能在外面等着。那侍女进去没多久,出来说:“请侍者进去参见。” 又有一个人卷起珠帘。只见一个女子,头戴花冠,身穿绣服,端坐在里面。宝玉微微抬头一看,竟是黛玉的模样,忍不住说道:“妹妹在这儿!可把我想坏了。” 帘外的侍女轻声呵斥道:“这侍者太无礼了,快出去。” 话还没说完,又见一个侍女把珠帘放下了。宝玉这会儿想进去又不敢,想走又舍不得,想问清楚,可那些侍女都不认识,还把他往外赶,没办法,只能出来。他心里想着要问晴雯,回头四处一看,却不见晴雯的影子。心里满是疑惑,只能闷闷不乐地出来,又没人领路,正打算找原路回去,却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

宝玉正犯愁呢,忽然瞧见凤姐站在一所房檐下向他招手。宝玉见状,满心欢喜,说道:“可算好了,原来回到自家了。我怎么一时糊涂成这样。” 他急忙跑过去,说道:“姐姐在这儿啊,我被这些人折腾得够呛。林妹妹又不肯见我,也不知道为啥。” 说着,他跑到凤姐站的地方,仔细一瞧,发现并不是凤姐,而是贾蓉的前妻秦氏。宝玉只好停下脚步,想问 “凤姐姐在哪儿”,可秦氏也不搭理他,径直往屋里走去。宝玉恍恍惚惚的,又不敢跟着进去,只能呆呆地站在那儿,叹息道:“我今儿是犯了什么错,大家都不理我。” 说着便痛哭起来。这时,几个黄巾力士挥舞着鞭子赶来,喝道:“哪儿来的男人,敢闯进我们这神仙福地,赶紧出去!” 宝玉听了,不敢吭声。他正想找路出去,远远望见一群女子有说有笑地走来。宝玉仔细一看,好像迎春等人也在其中,心里一喜,喊道:“我被困在这儿了,你们快来救我!” 他正叫嚷着,后面的力士追了上来。宝玉急得往前拼命跑,忽然,那群女子都变成了鬼怪模样,也追过来扑向他。

宝玉正急得没办法,只见送玉来的和尚手里拿着一面镜子照向他,说道:“我奉元妃娘娘旨意,特来救你。” 瞬间,鬼怪全都消失了,眼前依旧是一片荒郊。宝玉拉着和尚说道:“我记得是你带我来这儿的,可你一下子又不见了。我见到好多亲人,可他们都不理我,突然又变成鬼怪,这到底是梦还是真的,还望师父给我个明白的说法。” 和尚问道:“你到这儿,有没有偷看什么东西?” 宝玉一想,觉得这和尚既然能带我到这神仙福地,肯定也是神仙,我瞒他也没用,况且正想弄个明白,便说:“我确实看到了好些册子。” 和尚说:“这就对了,你看了册子还不明白吗!世上的情缘都是魔障。你只要把经历过的事情仔细记住,将来我再给你解释。” 说着,和尚用力把宝玉一推,说:“回去吧!” 宝玉站不稳,一下子摔倒在地,嘴里喊道:“哎哟!”

王夫人等人正在哭泣,听到宝玉苏醒过来,连忙呼喊。宝玉睁开眼,发现自己还躺在炕上,看到王夫人、宝钗等人哭得眼睛红肿。他定了定神,心想:“对了,我是死而复生了。” 于是,他把魂魄所经历的事情呆呆地细细回想,幸好大多还记得,便哈哈笑道:“是了,是了。” 王夫人还以为他旧病复发,赶紧要请医生来诊治,随即吩咐丫头婆子快去告诉贾政,说:“宝玉醒过来了,之前是神志不清,如今能说话了,不用准备后事了。” 贾政听了,急忙进来查看,见宝玉真的苏醒了,便说:“你这傻孩子,想吓死谁啊!” 说着,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他又叹了几口气,出去让人请医生来把脉开药。这边,麝月正想着自尽,见宝玉苏醒过来,这才放下心。只见王夫人让人端来桂圆汤,喂宝玉喝了几口,他渐渐定住了神。王夫人等人放心了,也没责怪麝月,只让人把那块玉交给宝钗,给宝玉戴上,还说:“想起那和尚,这玉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真是古怪。一会儿要银子,一会儿又没影了,莫不是神仙?” 宝钗说:“说起那和尚的行踪,这玉不是找来的。之前丢玉的时候,肯定是那和尚拿走的。” 王夫人问:“玉在家里,他怎么能拿走?” 宝钗说:“既然能送回来,就能拿走。” 袭人、麝月说:“那年丢了玉,林大爷测了个字,后来二奶奶嫁过来,我还跟二奶奶说过,测的那个字是‘赏’字。二奶奶还记得吗?” 宝钗想了想,说:“对了。你们说测字的结果是去当铺找,如今明白了,原来是个‘尚’字,可不就是和尚取走的嘛。” 王夫人说:“那和尚本就古怪。那年宝玉生病,那和尚说我们家有宝贝能化解,说的就是这块玉。他既然知道,这玉肯定有些来历。况且你女婿生下来就嘴里含着这块玉。古往今来,你们听说过第二例吗?只是不知道这玉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咱们这个宝玉,也不知到底咋回事。病也因这玉,好也因这玉,生也因这玉……” 说到这儿,王夫人突然停住,忍不住又流下泪来。宝玉听了,心里明白,再想到死去时的事,更觉得其中有缘由,只是不说话,默默地在心里细细回忆。这时,惜春说道:“那年丢玉,还请妙玉算过卦,说什么‘青埂峰下倚古松’,还有‘入我门来一笑逢’的话,想来‘入我门’这三字很有讲究。佛教的法门广大,只怕二哥进不去。” 宝玉听了,冷笑几声。宝钗听了,不禁皱起眉头发起呆来。尤氏说:“就你一说,又扯到佛门了。你出家的念头还没死啊?” 惜春笑着说:“不瞒嫂子,我早就吃素了。” 王夫人说:“好孩子,阿弥陀佛,可别起这念头。” 惜春听了,也不言语。宝玉想起 “青灯古佛前” 的诗句,不禁连连叹息。又想起 “一床席一枝花” 的诗句,看着袭人,忍不住又流下泪来。众人见他一会儿笑一会儿悲,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只当是他旧病发作。哪知道宝玉触景生情,竟把偷看册子上的诗句都牢牢记住了,只是没说出来,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众人见宝玉死而复生,精神清爽,又连着吃了几天药,一天比一天好,渐渐恢复了元气。贾政见宝玉已经康复,自己又在守孝期间没什么事,想起贾赦不知何时能遇赦,老太太的灵柩一直停在寺里,始终放心不下,便打算扶柩回南方安葬,于是叫来贾琏商量。贾琏说:“老爷想得很对,如今趁着守孝把这件大事办了更好。将来老爷守孝期满,恐怕又不能如愿了。只是我父亲不在家,侄儿我又不敢擅自做主。老爷的主意虽好,可这件事得花好几千银子。衙门里追赃是追不出来了。” 贾政说:“我主意已定,就因为大爷不在家,才找你来商量该怎么办。你又不能出门。现在家里没人,我想着好几口棺材都要带回去,该怎么照应呢,我想把蓉哥儿带上。况且他媳妇的棺材也在里头。还有你林妹妹的,老太太遗言要她跟着一块儿回去。我想这笔银子只能想办法挪借几千,应该也够了。” 贾琏说:“如今人情淡薄。老爷您在守孝,我们老爷又在外面,一时半会儿借不到钱。只能拿房地文书出去抵押。” 贾政说:“住的房子是官府盖的,不能动。” 贾琏说:“住房不能动。外头还有几处房子可以卖掉,等老爷起复后再赎回来也行。将来我父亲回来了,要是能再度被起用,也能赎回来。只是老爷您这么大年纪,还要辛苦这一趟,侄儿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贾政说:“老太太的事,理应如此。只要你在家谨慎些,稳住局面就好。” 贾琏说:“老爷您尽管放心,侄儿虽说糊涂,可断不敢不认真办事。况且老爷回南方,肯定得带不少人去,留下的人也不多了,这点费用还能应付。就是老爷路上可能会缺钱,必定会经过赖尚荣的地盘,也可以让他出点力。” 贾政说:“自家老人的事,怎么能让人家帮忙。” 贾琏应了声 “是”,便退出去筹备银钱。

贾政把这事告诉了王夫人,让她管家,自己选了个出发送葬的日子,就要启程。此时宝玉身体已经复原,贾环和贾兰也认真念书,贾政把他们都交给贾琏管教,说:“今年是大考之年。环儿在守孝,不能参加考试;兰儿是孙子,守孝期满可以考。务必让宝玉和侄儿一起去考。要是能中个举人,也能赎赎咱们家的罪名。” 贾琏等人连连答应。贾政又吩咐了家里其他人,说了许多话,才告别宗祠,在城外念了几天经,就起灵上船,带着林之孝等人离开了。他们没有惊动亲友,只有自家的男女老少送了一程便回来了。

因为贾政让宝玉去参加考试,王夫人便时常催促、查考他的功课。宝钗和袭人也时常劝勉他,这自不必说。谁知道宝玉病好后,精神越来越好,可想法却越发古怪,完全变了个人。他不但厌恶功名仕途,连儿女情长也看淡了许多。只是大家没太在意,宝玉也没说出来。一天,紫鹃送林黛玉的灵柩回来,独自坐在屋里伤心哭泣,心想:“宝玉太无情了,见林妹妹的灵柩回去,他也不伤心落泪,见我哭得这么厉害,也不来劝慰,反倒盯着我笑。这么负心的人,以前都是花言巧语哄我们!前几天幸亏我想通了,不然差点又上他的当。只是有一件事让人不解,如今我看他对袭人她们也冷冷淡淡的。二奶奶本就不喜欢和人亲近,可麝月她们难道不抱怨他吗?我想女孩子大多痴心,白白为他操心,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结局!” 正想着,五儿过来看她,见紫鹃满脸泪痕,便说:“姐姐又想林姑娘了?都说闻名不如见面,以前听说宝二爷对女孩子最好了,我母亲再三想办法把我弄进来。哪知道我进来后,尽心尽力服侍了他几次病,如今他病好了,一句好话都没落下,现在索性连看都不看我一眼了。” 紫鹃听她这么说,觉得好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啐道:“呸,你这小丫头,你想让宝玉怎么对你才好?女孩子家也不害臊,连名正言顺在他屋里的人,他都没怎么在意,哪有功夫理你!” 紫鹃又笑着用手指在脸上划了划,问道:“你到底算宝玉的什么人啊?” 五儿听了,知道自己失言,脸一下子红了。她正想解释自己不是想让宝玉怎么对待自己,只是说他近来不体恤下人的话,就听见院门外有人大声叫嚷:“外头和尚又来了,要那一万两银子呢。太太着急,叫琏二爷去和他谈,偏偏琏二爷又不在家。那和尚在外面说些疯话,太太叫请二奶奶过去商量。” 不知道会怎么打发那和尚,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