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有人报告说有一队军马像疾风一样赶来。先主出营观看。过了一会儿,只见一员小将身穿白袍银铠,从马上滚落下来,伏地痛哭,此人正是张苞。张苞说:“范疆、张达杀了我父亲,带着首级投奔吴国去了!” 先主悲痛万分,茶饭不思。群臣苦苦劝谏:“陛下正要为二弟报仇,怎能先把自己的身体搞垮?” 先主这才勉强进食,然后对张苞说:“你和吴班敢带领本部军队担任先锋,为你父亲报仇吗?” 张苞说:“为了国家,为了父亲,我万死不辞!” 先主正准备派遣张苞起兵,又有一彪军如狂风般涌来。先主让侍臣去打探。不一会儿,侍臣领着一个小将军进来,此人也是白袍银铠,进入营帐后伏地痛哭。先主一看,原来是关兴。先主见了关兴,想起关羽,又放声大哭。众官再次苦苦相劝。先主说:“我想起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与关羽、张飞结为异姓兄弟,发誓同生共死。如今我做了天子,正想和两位弟弟一同享受富贵,可不幸他们都死于非命!看到这两个侄子,我怎能不肝肠寸断!” 说完又哭起来。众官说:“两位小将军先退下吧,让陛下好好休息调养身体。” 侍臣上奏说:“陛下年过六旬,不宜过度哀伤。” 先主说:“两个弟弟都死了,我怎么忍心独自活下去!” 说完,用头撞地痛哭。

众官商议说:“当今天子如此悲痛烦恼,我们该如何劝解?” 马良说:“主上亲自统领大军讨伐吴国,却整天痛哭,这对军队不利。” 陈震说:“我听说成都青城山的西面,有一位隐居的人,姓李,名意。世人传说这位老人已经三百多岁,能知晓人的生死吉凶,是当世的神仙。为何不奏明天子,把这位老人召来,问问吉凶,这比我们的话更有用。” 于是,众人入宫奏报先主。先主听从了这个建议,立刻派陈震带着诏书,前往青城山宣召李意。陈震连夜赶到青城山,让当地乡人带领自己进入山谷深处。远远望去,只见仙庄处青云隐隐,瑞气缭绕,非同寻常。忽然,一个小童前来迎接,问道:“来的人莫非是陈孝起(陈震字孝起)?” 陈震十分惊讶,说:“仙童怎么知道我的姓名?” 小童说:“我师父昨天就说过:今天必定有皇帝的诏命到来,使者一定是陈孝起。” 陈震说:“真是神仙啊!人们的传言果然不假!” 于是,陈震和小童一同进入仙庄,拜见李意,宣读天子的诏命。李意以年老为由推辞不去。陈震说:“天子急于见仙翁一面,希望仙翁不要吝啬您的大驾。” 经过再三诚恳邀请,李意这才起身前往。到了御营,李意见到先主。先主见李意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目光灼灼,身形如同古老的柏树,知道他是异人,便以优厚的礼节相待。李意说:“老夫只是荒山村中的一个老头,没什么学问见识。承蒙陛下宣召,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先主说:“我与关羽、张飞两位弟弟是生死之交,已经三十多年了。如今两位弟弟被害,我亲自统领大军报仇,不知结果会怎样。早就听闻仙翁通晓玄机,希望仙翁赐教。” 李意说:“这是天数,不是老夫所能知晓的。” 先主再三询问,李意便要来纸笔,画了四十多张兵马器械的图,画完后便一一撕碎。又画了一个大人仰卧在地上,旁边有一个人在挖土掩埋,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 “白” 字,然后行礼告辞。先主心里不高兴,对群臣说:“这个狂老头,不值得相信。” 随即用火把李意画的东西烧掉,然后催促军队前进。

张苞入宫奏报说:“吴班的军马已经到达。小臣请求担任先锋。” 先主赞赏他的志向,立刻取出先锋印赐给张苞。张苞正要接过印绶,又有一位少年将领奋勇站出来说:“把印绶留给我!” 众人一看,原来是关兴。张苞说:“我已经接到诏书任命了。” 关兴说:“你有什么本事,敢担当这个重任?” 张苞说:“我从小学习武艺,箭无虚发。” 先主说:“我正要看看贤侄的武艺,以定优劣。” 张苞让军士在百步之外立起一面旗帜,旗上画着一个红心。张苞拈弓搭箭,连射三箭,都射中了红心。众人都齐声称赞。关兴挽弓在手,说:“射中红心有什么稀奇的?” 正说着,忽然有一行大雁从头顶飞过。关兴指着大雁说:“我要射这飞雁中的第三只。” 一箭射去,那只大雁应声而落。文武官员齐声喝彩。张苞大怒,飞身上马,手持父亲张飞使用的丈八点钢矛,大叫道:“你敢和我比试武艺吗?” 关兴也上马,绰起家传的大砍刀,纵马而出,说:“就你能使矛!我难道不会使刀!”

两位小将正要交锋,先主大声喝止:“你们二人不得无礼!” 关兴、张苞二人慌忙下马,扔掉兵器,跪地请罪。先主说:“我从涿郡与你们的父亲结为异姓兄弟,亲如骨肉。如今你们二人也如同兄弟,正应当同心协力,一起为父亲报仇。怎么能自己争斗,失去大义!父亲去世还没多久就如此,更何况以后呢?” 二人再次跪地请罪。先主问道:“你们二人谁年纪大?” 张苞说:“我比关兴大一岁。” 先主便让关兴拜张苞为兄长。二人在帐前折箭为誓,发誓永远相互救护。先主下诏任命吴班为先锋,让张苞、关兴护卫御驾。大军水陆并进,战船和骑兵一同前行,浩浩荡荡地杀向吴国。

范疆、张达带着张飞的首级,前去投奔吴侯孙权,详细讲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孙权听完,收留了二人,然后对百官说:“如今刘玄德已经称帝,统领七十多万精兵御驾亲征,来势汹汹,这可如何是好?” 百官们都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诸葛瑾站出来说:“我承蒙君侯的俸禄已久,却没什么可以报效的。我愿意豁出这条老命,去见蜀主,向他陈述利害关系,使两国和解,共同讨伐曹丕的罪行。” 孙权十分高兴,立刻派诸葛瑾作为使者,前去劝说先主罢兵。正是:两国相争通使命,一言解难赖行人。不知道诸葛瑾此行结果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