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数年后
牧瞳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2章 数年后,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牧瞳霄,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末罗之颐撰写《本草乘雅半偈》指出:“蕲州进贡的艾叶,每片九尖,长五六寸左右,厚约一分,不仅是力量强大,而且堪称优质。”
由此可知,在明朝艾草已作为贡品献给皇宫。
清代对于艾草的应用也非常多见,许多草药书籍都收录了相关内容,基本遵循前代所述。
艾草在清朝宫廷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是皇室医案处方中频繁出现的药材之一,主要应用于妇科问题,还可以缓解腰痛。
据《清宫医案》记载,在清朝末年,御医利用蕲艾加上药粉为光绪帝包裹腰部治疗腰痛。
正因如此,艾草作为一种容易获得并且具有显着疗效的草药,在民间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很多地方,新生儿出生三天内会洗一次艾水澡来杀菌消毒;产后女性也会进行艾草浴帮助恢复。
另外,泡脚时加入艾叶可以舒缓疲劳;通过艾灸和艾草熏蒸则能够强身健体……
艾草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成为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材料之一。
清代美食专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提到用艾草汁和面做成青团的方法,形容成品颜色碧绿美丽。
除了青团之外,艾草还可以用来制作艾糕和艾饼。
前者可以在《辽史·礼志六·嘉仪下》找到记录:“五月初五那天中午,大家采收艾叶和棉花混在一起缝制衣物……君主与众臣欢聚共饮,来自渤海地区的厨师端上了艾糕。”
后者在宋代韩淲的《昌甫送艾叶饼》中有生动描写:“我喜欢住在郊外的人,春天艾叶长得很旺盛。
混合豆子一起捣碎后做成美味小吃,带有芝麻香味。”
从隋唐时期起就有艾酒的存在。
艾酒,简单来说就是在酒里泡了艾草,《岁时广记》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每逢这个时节,洛阳的百姓们都会做肉羹,还会配上艾草泡的酒来庆祝。”
直到现在,这种独特的饮品依旧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之上。
不仅如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艾草也被用来治疗各种病症。
在食物的世界里,以艾草为原料做成的美味也越来越丰富,比如艾叶饺子、艾叶月饼、艾叶粽子、艾叶绿豆饼、艾糍粑、艾汤圆、艾酥饼等各式各样的艾草美食。
日用品方面,加了艾草成分的产品也变得更加清新自然,比如艾叶蚊香、抗菌艾草香皂、带有艾草香气的花露水和洗手液、艾草牙膏、艾叶精油、脚浴包、清凉爽身粉、舒适艾草枕以及无烟艾条等等。
这不起眼的小草自古以来就在陪伴着我们,不仅在端午节那天,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天里都给予人们呵护。
用艾草酿酒的传统,在华夏大地已经流传许久,欧洲也有将艾草加入酒中的习俗。
欧洲当地的艾草品种通常生长在比较冷的地方,因为其汁液味道极其苦涩,所以被称为“苦艾”。
欧式苦艾酒是一种度数很高的蒸馏酒,除了大约68%左右的酒精外,还包括苦艾、茴香、海索草、小茴香等多种药草作为配料。
这种绿色的饮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希腊和罗马时代,当时它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是军人们防病的必备,同时也是战争胜利后庆功的佳酿。
英文名“wormwood”(worm是虫子的意思)显示出了艾草具有驱虫的作用,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开始认为艾草还能“驱邪”,这种想法慢慢地在欧洲传播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