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9章 被顶替的工具人1,快穿:从建国前开始,斯蕴,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隔壁王婶蹙着眉笑着打听,忽然话音一转,“哟,你弟今年也该上高中了吧?你家一下可要供两个孩子,负担可不轻哩。”
“是呀,王婶,你家小梅也要上高三了吧?”悦然笑着回了一句。
“嗨,上什么啊?学习又不好,咱家可供不起了,过几天就要跟人去广州打工赚钱了。”
悦然笑了笑,就进了屋。
这个家比她以为的还要穷,只有三间土坯房,阴暗潮湿。小院里还搭了一间灶房,与一个杂物棚。
要不是原本从小学起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减免学费、住宿费等一应杂费,也早跟村里其他女孩一样,早早辍学去打工厂打工。
饶是原主上学基本没花家里什么钱,生活费也是自己靠捡破烂,给人写作业等方式赚来的,平时省吃俭用,一心想着靠读书改变命运。
然而,这次高考却很诡异地名落孙山。
没有收到任何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最后只能在父母的催逼下南下打工,每个月赚的钱都要按时寄回来,供弟弟念书,给家里盖房子,维持家中生活开支。
从此一生彻底被桎梏在了社会底层。
然则,按她当年预估的高考成绩,应该能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这事原主一直耿耿于怀,想查成绩,又不晓得去哪里查,甚至连去城里的路费都没有。
无知而自私的父母其实也不想女儿去上什么劳什子大学,家里可拿不出那么多学费,大学的学费可比高中贵多了,学校肯定不会再给免了。
还不如早早出去打工赚钱养家呢。
村里出去早点的人,家里房子都盖起来了,村里就没有不羡慕的,不然这些年村里也不会有这么多孩子出去打工。
尤其邻村有个女娃出去打了几年工,居然嫁给了大老板的儿子,给家里花了十几万盖小洋楼,可是羡煞了一帮村里人。
有这个鲜活的例子在眼前,南下打工的女娃就更多了。
陈家爸妈也盼着自家女儿有这个好运道,钓个金龟婿,那一家子后半辈子就都不愁了。
可惜的是……
原主陈甜没有运到金龟婿,反而被厂里的小主管欺负,最后被强迫做了小三,受尽屈辱。
现在悦然来了,她肯定是不会去打工的。
上大学不比打工香多了?
至于顶替她身份去上学的那位女同学,还是那凉快上那待着去吧。
发现灶房里冷锅冷灶,早饭还没做,晓得这是给她来做呢。
爸妈应该是一早就去镇上卖菜了,除了粮食外,这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至于弟弟陈凯应该是出去玩了,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上山下河,就没有着家的时候。
悦然轻叹一声,进了灶房,便按着原主的记忆开始淘米煮稀饭。
这边的习惯,早晚都是稀粥馒头,中午吃面或是米饭。
饭做好,太阳已经越过树梢,陈爸陈妈挑着担子也回来了,见儿子没在家,陈妈在门口喊了两声,陈凯就不知从哪个角落应了一声,不一会就跑回了家。
今天菜卖的不好,还剩不少,陈爸陈妈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