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唐朝:颜氏
花枝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唐朝:颜氏,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花枝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终,那位年轻且英勇无畏的勇士,在与穷凶极恶的叛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后,终究未能逃脱敌人的魔掌,惨遭其残忍杀害,壮烈地献出了自己无比宝贵的生命。
就在此时,站在后方的颜真卿目睹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如刀绞。而当他带兵平叛到常山郡时。
看到侄子那双至死仍未合拢的双眼时,一股锥心刺骨的剧痛瞬间传遍全身,仿佛有千万把利刃同时刺穿他的心脏,令他几乎无法呼吸。
每一滴鲜血的流淌,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坎上,让他痛苦不堪。
可是,面对此情此景,颜真卿不得不强行压抑住内心翻涌的悲痛,咬紧牙关,颤抖着声音向众人宣称:“此人并非我的侄子……”
直到所有的人都陆续离去之后,他才终于能够卸下伪装,独自一人默默地走到侄子的遗体旁。
颜真卿缓缓蹲下身子,伸出颤抖不已的双手,轻轻地合上了侄子那死不瞑目的双眼。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视线,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侄子的尸骨,就像是捧着世间最为珍贵的宝物一般,一步一步艰难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安葬完侄子的尸骨以后,他回到家中,颜真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他提起笔,饱蘸墨汁,奋笔疾书,一篇感人至深的《祭侄文稿》应运而生。
在这篇文稿之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颜真卿对侄儿颜季明那份深沉而又浓烈的痛惜之情。
写到动情之处,颜真卿更是气血攻心,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一口殷红的鲜血喷涌而出,溅落在洁白如雪的祭文纸张之上,染成了触目惊心的血色。
这幅浸染着血泪的《祭侄文稿》不仅是颜真卿对侄儿深切怀念的见证,更是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颜季明在忠义之举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舍生忘死、大无畏的崇高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它犹如一盏明灯,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依然熠熠生辉,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同时,通过颜季明的壮烈事迹,人们也得以一窥颜氏家族在面临大义抉择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坚决不退缩的浩然正气和高尚精神风貌。
颜翊乃是大唐名臣颜真卿的曾孙,其身上流淌着祖辈那刚正不阿、忠肝义胆的血脉。遥想当年,颜真卿一身正气,为国家鞠躬尽瘁,名垂青史。
而到了唐朝末年,整个社会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藩镇势力各自为政,相互攻伐,致使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在这兵荒马乱之际,颜翊选择了归隐于山林之间。远离尘世喧嚣的他,看似与世无争,实则内心深处始终牵挂着天下苍生。
尽管未能如先辈们那般身居朝堂高位,或是亲身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以彰显忠义之举,但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他默默地肩负起传承家族精神之重任。
彼时,因长期的战乱肆虐,社会道德观念遭受重创,诸多传统的忠义思想亦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甚至抛弃。
然而,颜翊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片混沌黑暗的世界里独自闪耀着光芒。在他那幽静的隐居之所,他坚定不移地守护着颜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忠义传统。
无论是日常的一言一行,还是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无不体现出他对忠义二字的执着追求。
不仅如此,颜翊还倾心尽力地教育自家子弟。
他将颜氏家族历经数代人所秉持的爱国之情、忠诚之心以及正直之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们,并通过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他的悉心教导之下,这些年轻一代茁壮成长,逐渐成为继承颜氏家族优良传统的中坚力量。
即使身处在那充满艰难险阻、困苦不堪的恶劣环境之中,颜翊毅然决然地拒绝与那些割据一方的势力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他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护并保持着自己那份高尚纯洁的品性。
在那个风云变幻、错综复杂且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下,颜翊尽管置身于远离朝堂的江湖之遥,然而,他却凭借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坚守并大力弘扬着颜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忠义精神。
他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那颗星辰,照亮了整个家族前行的道路,成为了维系家族精神传承至关重要的关键纽带,并为颜氏家族那源远流长的忠义传统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得以薪火相传奠定了坚实无比的根基。
这些颜氏家族的成员们,虽然各自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迥然相异,并且展现忠义的具体方式亦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全都通过自身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颜氏家族忠义精神那深邃而又丰富的内涵要义。】
天宝年间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李隆基正兢兢业业的翻阅着奏章。当目光不经意扫到金榜上的“安史之乱”这几个字时,他的眼皮猛地一跳。仿佛一道尖锐的电流瞬间传遍全身,浑身竟没来由地疼起来。
他的思绪瞬间飘回到那场可怕的冲突后,被太宗陛下痛斥责打,躺了好久才稍有好转。那段日子,每一处伤口都在提醒着他的过错,每一丝疼痛都如影随形。
此刻,尽管身处奢华宫殿,周围伺候的人恭敬有加,可他却根本不敢有丝毫放松。往昔的辉煌和如今的忧虑交织在心头。
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豪情壮志,在安史之乱的冲击下早已千疮百孔。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微微颤抖的身体,泄露了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眼前似乎又浮现出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士兵死伤无数的惨烈景象。
那弥漫的硝烟,痛苦的呼喊,仿佛就在耳边。他深知,这场祸乱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力的衰退,更是他余生都难以摆脱的梦魇。
即便伤痛已渐渐平复,可心灵的创伤却始终难以愈合,每一次回想,都是对灵魂的又一次煎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