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白居易:一代诗魔,烟火人生,中国古今名人传,凝香笔,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居易在洛阳建了履道坊宅院,他在宅院中种花、种树、吟诗、作画,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在《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惬意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他通过这种方式,在世俗的喧嚣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实现了“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

五、文学革命的完成者

新乐府运动的旗手

元和年间,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新乐府运动是对传统诗歌创作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打破了以往诗歌注重形式美和抒情性的局限,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明确阐述了自己对新乐府诗歌的创作理念。他认为,诗歌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上的弊病和不公,为百姓们代言。在他的倡导下,许多诗人都开始创作新乐府诗歌,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

白居易自己是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新乐府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卖炭翁》通过描写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揭示了宫市制度对百姓的剥削;《新丰折臂翁》通过讲述一位老人因逃避兵役而自折手臂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这些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长篇叙事诗的开拓

白居易在长篇叙事诗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最着名的两首长篇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事,展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挚的爱情。诗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成为了千古名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长恨歌》也揭示了唐玄宗因沉迷于爱情而荒废朝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深刻教训,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琵琶行》则以一位琵琶女的遭遇为线索,描写了一个社会底层女子的悲惨命运。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描写,以及对她身世的倾诉,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而白居易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和遭遇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这两首长篇叙事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动人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俗化倾向的深远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通俗化倾向。他主张“老妪能解”,即自己的诗歌要让普通的老妇人都能听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化语言,使诗歌更加通俗易懂。

他的这种通俗化倾向,使得他的诗歌在民间广泛流传。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人们都能吟诵白居易的诗歌。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国内广泛传播,还传播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对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日本,白居易的诗歌备受推崇,形成了“白诗热”现象。许多日本文人模仿白居易的诗歌风格进行创作,白居易的诗歌成为了日本文学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六、晚年的精神突围(825 - 846)

刑部侍郎与刑狱改革

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任刑部侍郎。刑部侍郎是刑部的重要官员,负责掌管国家的刑狱事务。在这个岗位上,白居易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刑狱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明确提出了“理大罪,赦小过”的司法理念。他认为,对于那些罪行严重、危害极大的罪犯,应该依法严惩,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对于那些罪行较轻、危害较小的罪犯,则应该给予适当的宽容和赦免,以体现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还加强了对狱吏的管理,规范了狱吏的行为,严禁狱吏对罪犯进行刑讯逼供和虐待,保障了罪犯的合法权益。

在担任刑部侍郎期间,白居易还审理了许多疑难案件。他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不偏袒任何一方,力求做到案件审理的公正和准确。他的这些举措,对当时的司法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和完善,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佛教与道家的融合

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白居易的晚年生活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他开始结交高僧,如韬光禅师等,深入研究佛教教义。佛教的“空”“无”思想,让他的内心更加平静,帮助他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同时,他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思想,让他在晚年生活中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常常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的美景,从大自然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他在《醉吟先生传》中自况:“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体现了他晚年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将佛教与道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境界,为自己在晚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白居易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他的新乐府运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不断向前发展。

然而,对于白居易的诗歌,也存在一些争议。一些评论家认为,白居易的诗歌过于通俗易懂,缺乏艺术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他的诗歌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尽管白居易已经离开我们了一千多年,但他的精神和文化影响力却依然存在。他是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他的诗歌和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从社会层面来看,白居易关注民生疾苦、主张社会改革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依然具有启示作用。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文学层面来看,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艺术技巧,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的通俗化倾向和对生活的真实描绘,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白居易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画卷。他从一个寒门少年成长为一代诗魔,经历了政治的风云变幻和人生的挫折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他的诗歌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上,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官途路远

森林之光

五行灵根修仙传

一式无成

穿越星际种田日常

修身齐家

穿越妻荣夫贵:绝嗣世子养崽

一见我珍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工具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