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送礼
谁惹尘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 送礼,穿成孤女,荒年艰难求生,谁惹尘埃,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氏已经欢喜上前拉着她的手:“呀,这手怎的这般凉?嬷嬷快去给小薇丫头拿个汤婆子来。”
“是。”
“对了,再叫厨房煮点姜汤。”
“是,老奴这就去。”
看着有点儿凌乱的厅堂,谢薇才惊觉自己应该提前递拜帖的。
“姨母,我这来的,好像不是时候。”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是时候了。正好一会儿帮姨母,把这些东西拾掇拾掇。”
谢薇知这是县令夫人的客气的话,她们虽然担了个姨甥名分,但不过是个虚名。怎么可能真的让她帮着收拾内务。
便笑笑转移话题道:“昨儿听闻姨丈姨母许是要回京了,我还不信。现在看来倒是真的了。”
一说起这个,徐氏嘴角的笑是怎么都压不住了。
“一晃,我随你姨丈离京来这富安县,都快四年了......”
“说来,你姨丈这次能提前调回京城,还多亏了你呢。”
闻言,谢薇便知,八成是因为在秦大人管辖的地界发现新的粮食作物,上面的嘉奖。
但,这嘉奖来的,似乎晚了些。
毕竟,她们几个种植玉米的,一个多月以前就已经得到朝廷的赏赐了。
但,她却不赞同道:“姨母这话可就说的不对了。”
徐氏迅速回想了刚才说过的话:“哪儿不对了?”
“姨丈能高升,那定是姨丈这官当的好,保佑了咱们富安县一方平安。和我可没有关系。”
见谢薇说的真诚,又都是夸自家男人的,自是喜欢听。
“谢大姑娘,汤婆子来了,你快拿着暖暖手。”
两人坐着说了会话,谢薇这才道明来意。
春桃把分装好的古董羹底料,和一个漆木箱子放到桌上。
“姨母,喜欢吃我家的古董羹,我就特意做了些汤底底料,这一块儿,刚好可以煮一锅汤底。”
“呀,这个好,吃起来方便。这么多,够我吃好些时日了。”
她要是知道,回京后和家人吃了一顿羊肉古董羹,她带回去的五十包古董羹底料两天就被分光的话,一定后悔这话说的太早了。
“这是我爹前些日子上山,找到的一株赤灵芝。听说,姨丈姨母要回京,便说什么都要让我拿来孝敬你们。”
徐夫人是见过好东西的,自然知道眼前这株赤灵芝的品质。
“这个我可不能要,太贵重了。”
“姨母,这可是我们全家的心意,您可不能不能不收。”
说着,谢薇盖上盒子,放在一旁。
从怀里拿出一张折过的纸,双手呈给徐氏。
“知道姨母喜欢吃我家做的鱼丸。但这鱼丸是用新鲜的鱼肉做的,冬日里冻着还能多放些时日,夏日只能当日做当日吃。”
“姨母此去,恐再吃不到我家鱼丸,这是做鱼丸的方子。”
“这,这怎么使得。”
“使得的,使得的。我们能在富安县安家落户,这么快融入到村子里,姨丈功不可没。
虽然你们从不曾说。
但我也知道,我能在这富安县平平安安的摆摊,开铺子,做买卖,离不开衙门的姨丈的关照。
姨丈帮了我们这么多,这方子,就当是我的谢礼了。
以后你们在京城,吃了用这方子做出来的鱼丸,时常想起我们就行。”
门外,秦大人把谢薇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心下感动,自己在这富安县做县令的这些年,清正廉明,勤勤恳恳......
如今他任职的县里,还有黎民百姓,记得他的好。
原本就心情颇好的秦大人,心里更是美滋滋......
“既然是小薇丫头送的,你就收下吧,你若不好意思收,回头给小薇做上两件衣服,或者做上两副头面......”
闻言,谢薇连忙起身行礼:“姨丈。”
秦大人虚扶一下,“好孩子!坐,坐。”
徐氏闻言,一拍额头,笑道:“可不就是这个理,肯定是收拾屋子,把自己给收拾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