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1章 最年轻的茅奖获得者,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季宇宁,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能最快后年也会完工。”

“现在最忙的,除了陈逸云,杨占佳他们美术组。

还有就是谢导和老谢他们编剧组。

小季啊,电影《红楼梦》这六部八集现在意见比较统一,我们找的一些红学方面的专家也比较认可。

嗯,但是电视剧这36集现在意见分歧比较大。”

季宇宁看了看汪厂长递过来的红学专家名单和历史顾问名单。

红学专家请的有:冯其庸、胡文彬、丁维忠。

历史顾问是朱家缙。

“汪厂长,历史顾问没问题。

红学专家要不再加上俞平伯,周汝昌和我们学校的吴祖缃。”

这才是季宇宁心目中的专家名单呢。

12月15日,周三。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在大会堂的小礼堂举行。

全国的作家、文学编辑、文学青年等600人到会。

周老爷子在现场作了一个讲话。

会上还发表了巴老爷子的一个祝词,老爷子提出,小说创作要“深一些、新一些”。

颁奖的时候,是6位获奖者一起上主席台,然后一起领奖,然后,转身,一起面对台下,然后就是拍照,大家笑一下。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季宇宁的《芙蓉镇》。

这六部获奖作品的排序,就是上述的排序。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排在第1位,而季宇宁的《芙蓉镇》是排在第6位。

前几天季宇宁就已经知道了,第一届获奖的作者的顺序,不是按照得票多少决定的,而是协商定下来的。

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排在第一位,原因是要提倡文学及时反映时代的生活。许茂正是反映那个年代的农村问题、农民生活。而《芙蓉镇》有一些小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芙蓉仙子”胡玉音的形象似乎不够典型,不是很规范的人物,所以放在6部作品的最后。

这六部作品最终入选,说是无记名投票,实际上也是最终协商,所以也没有明确的票数。

这六部作品中,后世最出名的,还是那部《芙蓉镇》。这部作品后来被很多人称为是“能留下来”的茅奖作品。

而像《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后来基本上就没有听说过了。

颁奖台上,最年轻的是季宇宁,他才26岁。

前世,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作者,最年轻的是40岁,就是前世那位《芙蓉镇》的作者,岁数最大的是90岁。

所以,季宇宁同志,不仅仅是首届茅盾文学奖六位作者中最年轻的,他也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也是他穿越到这一世创造的一个记录。这个记录未来估计也不会有人打破了。

季宇宁在颁奖舞台上,拿到的是一个挺大的获奖证书,还有一个奖章,好像是紫铜的,上面刻着沈老爷子的侧影头像。

季宇宁走下主席台,坐在座位上,打开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是一个硬质的封面,打开后,左侧盖着一个章,印文是“百花齐放”4个字。

右侧印着红丝竖栏,从右往左竖版印着印刷体。

上面写道:

“经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评定,季宇宁同志的长篇小说《芙蓉镇》获第1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2年12月15日。”

在主任委员的下面,盖着巴老爷子的印章。

其中的作者和作品是用毛笔书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鬼神老公,别太坏

一朵野菊花

天才的吃瓜修仙日常

不知道别来

反派:开局十连抽,送走杀手女主

落叶随风11

我在港岛混,就靠兄弟多!

楼前一棵树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相思一顾

弓兵小开不算开,大开算你倒霉!

花开冨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