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对日轰炸(一)
喜欢镜子的木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9章 对日轰炸(一),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喜欢镜子的木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对日轰炸经验,距离我上一次参与轰炸日本已经有七年。</p>
为了诸位的安全以及为后续轰炸积累经验,司令部这边综合考虑,定了两个目标。</p>
鹿儿岛和宫崎,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二选一。”</p>
之所以选定这两个城市,李航、陈睿田、洪养福和童闫博等人是商议过的。</p>
安全是一方面。</p>
这两个城市在此时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工业城市,有工业,但远不如长崎、福冈和小仓。</p>
也注定日军航空部队和防空部队在这里的驻军不会太强,加强位于九州岛南部,也便于轰炸机抵近轰炸。</p>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p>
那就是宫崎有一个由日军在中国各地搜集来的石头修建而成的镇魂塔。</p>
先不说迷不迷信什么镇压中国国运一事,就这镇魂塔本身对于中国而言,也是耻辱。</p>
因为修建的石头来自长城、中山陵、故宫、泰山、庐山、黄鹤楼等地。</p>
反正这一次轰炸也是尝试,所以才会选定这两个地方。</p>
童闫博要讲的除了这些,还有就是九州岛的一些情况。</p>
包括气象情况、云层情况。</p>
这些不少是来自美军那边,毕竟后者轰炸过日本本土,只是效果不明显。</p>
这是美国陆航盲目照搬对德轰炸的经验。</p>
德国作为此时世界上排在前几的工业强国,其工业的特点就是集中,基本就是什么工业区。</p>
而且建筑结构也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这肯定没法用燃烧弹,只能用航弹定点轰炸。</p>
因为德国的工厂比较集中,目标也明显,所以用航弹轰炸效果甚至,甚至不用专门去瞄准,进而演变成了地毯式轰炸。</p>
可日本不同。</p>
日本的工业其实连前五都算不上。</p>
就说日本的海军规模看似不小,可他们那么多军舰都是用了一二十年攒的。</p>
整体工业水平,日本得排在美德苏英法之后。</p>
而且日本的工业不像德国那么集中,更多是以小作坊为主。</p>
零部件基本在小作坊生产,然后再运到一个地方组装。</p>
尤其是在美国对日展开战略轰炸开始,日本更是全力推行这种方式,以保全军工生产能力。</p>
就算是组装厂被炸了,大不了重新换个地方组装。</p>
这样一来,即便是用航弹展开地毯式轰炸,效果也远不如对德轰炸。</p>
因为并未实质上摧毁日本的工业能力。</p>
所以美军才会转而准备采用燃烧弹、甚至是凝固汽油弹轰炸。</p>
原因也很简单,日本此时的那些小作坊不少都在城郊,建筑结构也都是木质建筑为主。</p>
哪些是工业小作坊,美军自然不清楚,但用了燃烧弹之后,管你小作坊在哪儿,反正一通炸、一通烧,就不信破坏不了你日本分散开的工业体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