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有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白可为君引路,我在唐朝当神仙,青木有信,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可为君引路

坐在火堆前烤火的挑夫立刻扭过头,侧目而视。</p>

是了,这位郎君身上居然连湿也没湿。</p>

雨下的那样大,他戴着草笠都淋了一身雨,怎么这人走了许久,衣裳也不见湿?</p>

挑夫盯着江涉瞧了几息,很快回过神来,竟连看也不敢看,只余光盯着柴堆和地上的衣角,时不时望着庙外的雨色,是不是雨小了,可以走了。</p>

李白若有所思。</p>

他眼睛越来越亮,连酒水洒了也不知。</p>

旁边道士元丹丘和孟浩然对视一眼,目光同样落在江涉干燥的衣衫上。他扶起李白已经斟满的酒杯,不动声色。</p>

江涉笑了笑,道:“有雨具护持,自然衣裳未湿。”</p>

“君当我未曾冒雨走过路?”</p>

李白不信,“雨是斜着下的,就算有雨具遮雨,也会沾湿衣摆,怎会……”</p>

“太白。”</p>

元丹丘打断他。</p>

他端起酒壶,为江涉倒酒。</p>

“江郎君说了这么些话,还未曾润喉,雨天湿气重,不如先饮些酒水驱寒。”元丹丘说着,又叫旁边的僮仆再备两副碗筷。</p>

李白一笑,端起酒盏。</p>

“是我疏漏了,敬君一杯。”</p>

两人一饮而尽,江涉心里觉得有趣。</p>

千年前的人物出现在他面前,便不再是书上的一段说明文字,而是有血有肉,会惊疑会好奇的活生生的人。</p>

李白、孟浩然、丹丘生坐在他面前。</p>

因为一场大雨,他们聚在一起,围炉饮酒。</p>

柴火噼啪燃烧,庙外白雨跳珠,春山翠微,一半入雾。</p>

僮仆煮好汤羹,酒菜上来,挑夫不敢接,忘了刚才的疑心和生畏,下意识看向江涉,只见对方微微点了下头。</p>

他竟莫名松了口气,学着这位新认识陌生郎君的样子,跟着吃菜,却不敢多夹,只吃前面的菜。</p>

也许是说了一路话,在大雨中的山道上同行一程,挑夫对江涉下意识觉得亲近,相处起来松泛。</p>

几人一边用餐,一边闲话。</p>

先是元丹丘,提到皇帝增开制科,大有选拔人才之意,问孟浩然可有去应试的打算。</p>

李白趺坐,端着酒杯:</p>

“孟兄是可以一试。”</p>

“那些蠢材庸人都可入朝为官,孟兄定然能拔得头筹。”</p>

他自己是商贾之子,工商不得入仕,早就绝了科举之心。</p>

孟浩然比他洒脱:“朝廷每年录用不过二十人,还需提前投行卷,我京中无人,难也难也。”</p>

“况且入朝当个虮虱之官,哪有我们今日自在?”</p>

李白靠着石壁,偶尔夹二三菜,已经喝了三杯酒,有些醉意:“若是当个小官,成日埋首案牍,是没什么趣。”</p>

他转而看向江涉。</p>

“我瞧足下气度不凡,不知是何许人,怎么想到来鹿门山寻仙?”</p>

江涉听他们说话,语气自在。</p>

“我离家乡太久,之前在蜀中住过几年,这次是为游历。”</p>

“之前偶然翻书,见庞德公于鹿门山遇仙这一段,书上也只记到‘后不复归’这一段,在下奇其故,便来瞧瞧真伪。”</p>

“为一字跋涉千里,足下好雅兴。”</p>

李白赞叹。</p>

元丹丘坐在李白身旁,一只手端着碗,原想往里面填着肉菜,瞧到江涉坐在一旁,筷子一偏,夹了几筷子素食。</p>

他是道士,尚不知这人是何来路,不知其忌讳,还是不要冒犯的好。</p>

元丹丘问:“江郎君之前可曾见过仙踪?庞德公乃汉时人,如今已经过去数百年,即便遇仙一事是真……”</p>

“我等如何能知真伪?”</p>

李白和孟浩然好奇,就连一旁的挑夫也抬起头。</p>

这位郎君身上有许多古怪,气度一看就不是常人,甚至比正低头啃着蒸饼的道士还像神仙。挑夫在心里想着。</p>

这么代入去想,好似他遇到这位郎君之后,也有怪事,背的草药总觉着比之前轻快,背篓里东西也没少。</p>

四人都等着回答。</p>

这事也不难答,江涉沉吟片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性转狐妖的我才不要成为宠物

四水无轮

海军杀人狂?我只是在用力的活着

杨杨爱看书

清穿之猎户女就想踏实过日子

火星的鬼

六个男主?好孕美人多子多福

年年有鱼

今天也是卫宫家的饭

雪花烤肉

满朝文武吃大瓜,公主崽崽被宠疯

荼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