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澄清天下之志,暮汉昭唐,周府,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常年骑射而形成的罗圈腿被少女无视了!</p>
盖有张虞人在,毒蛇已被解决,少女心安不少,主动为张虞捡起地上的环首刀,并用巾帕擦拭刀刃上的血迹。</p>
“多谢郎君出手!”</p>
少女将擦拭干净的环首刀递于张虞,说道。</p>
见少女可人,张虞有心挑弄,笑道:“此蛇甚毒,仅凭谢字不够!”</p>
闻言,少女黛眉微蹙,暗忖:“此人俊归俊,但不料却是贪财之辈。”</p>
或受张虞颜值影响,少女又思道:“他与我无恩无情,今救我一命,欲得钱财回报却也正常。”</p>
“不知郎君欲求多少钱帛!”少女开口问道。</p>
张虞挽刀入剑鞘,笑道:“某不求钱!”</p>
“那郎君想要什么?”少女些许不满逝去,好奇问道。</p>
张虞指着坡下,笑道:“我每日在坡下读书,治学之余甚是无聊。女郎琴声悦耳,能解我读书之疲,故望女郎能常来弹奏!”</p>
此语一出,少女失声而轻笑,明亮的眼睛弯成月牙一样,说道:“郎君不嫌弃我琴乐不精便好!”</p>
“善!”</p>
张虞余光瞟见红衣侍女小跑而来,笑道:“一言为定,明日听卿雅乐!”</p>
不待少女有所反应,张虞便按原路返回。</p>
“千金,发生何事了?”</p>
侍女红娘拎着漆盒,气喘吁吁而来,问道。</p>
少女委莞而笑,说道:“无事,遇见毒蛇与趣人而已!”</p>
“毒蛇在哪?”红娘紧张道。</p>
“被趣人杀了!”</p>
“趣人呢?”</p>
“走了!”</p>
……</p>
亭中,张虞刚拿起竹简,便见郦嵩含笑而来。</p>
“伯松,何事让你这般欢喜?”张虞问道。</p>
“过些日长文公讲经,叮嘱让济安一并前去。”郦嵩说道。</p>
“好事!”</p>
张虞指着石桌上的竹简,笑道:“恰好满腹疑惑,可以请教先生。”</p>
郦嵩翻了翻竹简,见所览书籍不含经学,劝道:“凉州三明虽战功赫赫,但亦不敢忘经学。济安名声不显,不应单读兵书,而不治经学。”</p>
东汉一朝强化儒学治世,故出现武将儒化特征,而这种儒化趋势非武将所心甘情愿,更多是社会环境逼迫导致。</p>
东汉用儒学团结大汉内部,但因用儒学团结,所以又变向排斥着不通儒学之人。故凉州三明为了融入大汉,常身体力行治经。</p>
张虞不以为然,说道:“经学不能兴邦,更不能驱逐胡虏,今不如多费些时间,专研兵书。”</p>
说着,张虞声音压低,说道:“况且以当今大汉形势,天下不日将乱矣!大乱之时,大丈夫当持剑平乱建功,岂能皓首穷经乎?”</p>
“啊?”</p>
郦嵩大吃一惊,环顾四周,问道:“济安何出此言?”</p>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近日来,我闻商人多谈太平教众,今中原八州遍布太平教徒,而朝堂不知其势。今上有十常侍乱政,下有怨民遍野。为政若此,天下早晚必反!”</p>
郦嵩脸色微变,消化着张虞所抛出的预言。</p>
半响之后,郦嵩蹙眉说道:“太平道遍布中原八州,我颇有耳闻,但不曾有这般想过。如按济安所言,太平道若反,或许中原将乱尔!”</p>
太平道传教的州郡里,并州完全被忽略。以至于张虞在云中边塞时,根本不知道太平道教之事。</p>
今来到晋阳,与中原沟通的信息渠道畅通了,张虞才知道中原地区已有大量的百姓信仰太平道。不论是依照历史进程,还是依照政治上的判断,太平道的势力已威胁到了东汉朝廷。</p>
郦嵩问道:“如中原大乱,济安欲如何为之?”</p>
张虞思索片刻,道:“大乱之前,马匹价位必然暴涨,今可让父亲加紧筹办商队,从中赚些钱财。你我可在晋阳静观时机,寻时而动。”</p>
“好!”</p>
《唐书·太祖本纪》:“年十七,太祖与郦嵩至晋阳,事故弘农太守王宏。时太祖不好经学,嵩劝读经,答曰:‘吾闻太平道遍布八州,朝廷视而无睹。今民生涂炭,为政若此,事可知也!’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