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怪莫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 书房对话,祸害大明,有怪莫怪,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书房对话

比起朱樉要当圣人这种痴人说梦的鬼话,刘伯温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大逆不道之处。</p>

朱樉的想法很简单,王阳明跟他所处的时代差了快一百年,既然等不到王阳明这个圣人出世。</p>

那就自己当圣人好了,连大清的孝子贤孙曾剃头都可以称得上圣人,他没道理做不到的。</p>

前世粗略的看过一遍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站在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再加上他如今的权势。</p>

没道理斗不过现在刚刚复苏的程朱理学,历史证明了程朱理学,最后培养出东林党那帮卖国的清流。</p>

嘴上说着忠君爱国的东林君子们,可是一转眼就把老朱家卖的骨头渣子都不剩。</p>

刘伯温见朱樉沉默不语,以为是自己的话说的太重,伤害了这个男人的自尊心。</p>

赶紧劝解道:“读书不光只有做学问这一条艰难曲折之路,殿下能够学有所成,经世致用。同样可以大有作为。”</p>

刘伯温很想说你老朱家的读书天赋,加起来都不如宋朝老赵家的一根。</p>

刘伯温的意思是劝朱樉别钻牛角尖,秦王你这中人之姿是做不到的。</p>

可是他委婉的劝诫听到朱樉耳朵里,就成了鼓励加油的话语。</p>

朱樉双眼放光,顿时站起身,拍着胸脯,豪情万丈说道:“本王一定可以成为能治经修典、勤勉务实的万世表率。”</p>

此话一出,刘伯温扶额苦笑,他要怎么跟走火入魔的秦王,解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p>

以你那平平无奇的才能,当了皇帝之后,天底下不搞出大乱子就不错了。</p>

朱樉见刘伯温不说话,以为他在心底默默承认了。</p>

朱樉拍着刘伯温干瘦的肩头,语气无比认真:“你老刘头对本王寄予厚望,本王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p>

刘伯温表情沉重,在心底大喊一声完了,什么叫不自量力?这就叫不自量力。</p>

朱樉要做的事,可是要刨程朱理学的根基。</p>

与天下读书人为敌,这傻啦吧唧的孩子居然还要拉上我,这个半截身子入土的糟老头。</p>

如果不是秦王对他有两次救命之恩,刘伯温真想立马撒丫子跑路。</p>

望着自信心爆棚的朱樉,刘伯温长叹一声说道:“治学非一日两日之功,殿下如果打定主意要著书立说,还得从长计议才是。”</p>

见朱樉一意孤行,刘伯温只好改换策略,使出拖字诀。</p>

反正时间一长,说不定朱樉就把这事给彻底忘了。</p>

朱樉不知道刘伯温的心理活动,见刘伯温说的话,都是为自己着想。</p>

他脸上洋溢着感动,回答刘伯温:“有老刘头你这样的王佐之才,在我左右。本王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呢?”</p>

刘伯温很想说,你吹牛归吹牛可千万别算上我。</p>

可是当他迎向朱樉的目光,清澈透亮,饱含真诚。</p>

刘伯温长吁短叹,他比朱元璋大了十七岁。</p>

在朱元璋占领浙江以后,被逼无奈下才选择走上造反这条路。</p>

没曾想人到古稀之年,形势再次逆转,</p>

刘伯温现在要跟孙子刘廌zhi年龄差不多大的,朱樉踏上一条艰难未知的道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桃花策

央央种鲜花

斯内普与他的小田鼠

咖啡计划员

情报系统:开局拿捏高冷仙子命脉

海上少年郎

风从博尔塔拉来

武侯清烟

带崽二嫁,偏执小叔子悔红眼

溏霜

神瞳捡漏,十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

杨梅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