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阿瞒啊,守不住了,咱提桶跑路吧!
堂燕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4章 阿瞒啊,守不住了,咱提桶跑路吧!,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堂燕归来,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松也跪了下来苦谏。</p>
还给曹操画了一张大饼,铺了好大一张梯子。</p>
夏侯惇这位大将军一带头,众臣再无顾虑,嘴巴上闸门彻底打开,各种劝谏纷拥而至。</p>
“陛下,为了大秦社稷,为了曹氏和夏侯氏存亡,请陛下下旨撤往益州吧!”</p>
就连典韦也跟着跪了下来苦劝。</p>
曹操曾命他给曹丕发密旨,令其在祁山至阳平关的路上,多屯集粮草,安设临时行营,为退往汉中做准备。</p>
曹操也曾与他吐露心声,声称为了曹氏夏侯氏的存亡,已做好了放弃陇西的准备。</p>
典韦知曹操心意,这时候便顺水推舟,跟着众臣一并劝谏。</p>
气氛已经烘托到如此地步,曹操的面子也有了,台阶也有了,自然没有必要再执着下去。</p>
于是一声无奈叹息后,曹操苦着脸道:</p>
“罢了,罢了,朕就依尔等所请,撤往益州吧!”</p>
众臣大喜。</p>
张松暗欣喜若狂,激动的暗暗握拳。</p>
他仿佛已看到,曹操退往益州后,为笼络益州人,封他为丞相,统领文武百官时的风光无限。</p>
成公英则是垂头丧气,跌足暗叹,不甘心逃离自己的家乡,跑去益州寄人篱下。</p>
除凉州人外,大多数的秦臣,皆是振神为之振奋,开始商议着撤离事宜。</p>
便在这时,斥侯由北而来,带来了一道令所有人为之一凛的消息:</p>
五万汉军步骑先锋军,正向冀城奔腾而来,距此不过三十里!</p>
消息一出,众臣为之大震。</p>
“汉军来的太快,最多明日就能抵达渭水北岸。”</p>
“我军仓促南撤,其间不光是士卒,还要携带大批百官和士民家眷,行军定然缓慢。”</p>
“倘若我们现在就弃了冀城,汉军轻松过河,到时刘备以铁骑追击,不出两日就能追上我们。”</p>
“到那时候,这场撤退,只怕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后果不堪设想啊!”</p>
黄权意识到形势之严峻,当即出言提醒。</p>
曹操原本已放松下来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p>
略一沉吟后,曹操沉声道:</p>
“公衡言之有理,我们是要南撤,却又不能全撤,需当留下三万左右兵马,掩护大部队和家眷南撤。”</p>
“尔等谁愿留下来坚守冀城,拖住刘备追兵,为我主力南撤争取时间?”</p>
众臣皆不作声,无人敢请缨。</p>
以三万人马,拖住三十万汉军,这是何等凶险的任务?</p>
夏侯惇见状,只得一拱手:</p>
“陛下,事到如今,只有臣亲自出马,来掩护陛下南撤了。”</p>
曹操一声叹息,说道:</p>
“看来关键时刻,还得靠我曹氏夏侯氏宗亲呀。”</p>
他这番话,分明有责怨外姓诸将,不敢为社稷舍身冒险的用意在内。</p>
此外,留守断后生死难料,他也舍不得让夏侯惇去冒这个险呀。</p>
“陛下,臣虽为外姓,却也能为陛下赴死!”</p>
于禁受到了刺激,慨然一拱手:</p>
“臣愿留下来,为陛下坚守住冀城,拖住大耳贼的追兵!”</p>
成公英一咬牙,亦是奋然请缨道:</p>
“陛下,臣也愿留下来,助于将军拖住刘备,为陛下南撤争取时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