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萧方多智近妖,我井底之蛙了!你以
堂燕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萧方多智近妖,我井底之蛙了!你以,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堂燕归来,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司马懿话中似乎另有深意,司马朗却眼神茫然,未能听出自家弟弟话中暗藏的玄机。</p></p>
“大哥,河北形势瞬息万变,你不宜久留,尽快去往秦国吧。”司马懿也不做过多解释,回头催促道。</p></p>
司马朗思绪回到现实,遂一拱手:</p></p>
“那为兄这就去了,仲达,你千万保重才是。”</p></p>
说罢司马朗便告辞而去。</p></p>
司马懿目送兄长离去,却喃喃慨叹道:</p></p>
“希望袁家还有几分天命,能扭转乾坤吧。”</p></p>
“我司马氏虽比不得杨氏荀氏,却好歹乃是一郡望族,不到万不得已,我是真心不想去投靠曹操那阉丑遗宦呀…”</p></p>
…</p></p>
十日后。</p></p>
邺城南,楚军大营。</p></p>
“袁尚在南皮宣布将奉诏勤王,却以粮草筹备不足为由,大军迟迟没有开拔。”</p></p>
“壶关方面,袁熙同样也宣布要奉诏勤王,却以匈奴人入寇晋阳为名,反率军离开壶关北上晋阳。”</p></p>
“袁熙宣称要肃清晋阳威胁,确保并州无后顾之忧后,方才会率军前往邺城。”</p></p>
庞统宣读完两道最新情报,折服的目光笑看向萧方:</p></p>
“大王,果然如国相所料,袁绍这两个儿子皆是阳奉阴违,皆是不肯前来邺城救他这个当爹的!”</p></p>
帐中众将无不为这两道消息而振奋。</p></p>
众人叹服的目光,齐聚向萧方。</p></p>
刘备亦是面露惊喜,却一脸好奇道:</p></p>
“国相,你到底是如何断定,二袁不会发兵来救邺城?”</p></p>
刘备问出了众将心下好奇,众将皆是竖耳倾听。</p></p>
萧方放下手中汤茶,却是不紧不慢道:</p></p>
“袁绍诏令二子来邺城勤王,必是以世子之位相诱,既然他们袁家父子之间,已沦落到以利相诱的地步,那么二袁出不出兵,自然要掂量掂量,到底是否有利可图。”</p></p>
“那么对袁尚和袁熙来说,最符合他们利益的,必是自己保存实力,让自己的兄弟率军来邺城与我军死战。”</p></p>
“如此,既能消耗我军实力,又能削弱对方的实力,他们才好坐收渔利。”</p></p>
“那么这就会形成一个猜疑链,袁熙想让袁尚来救邺城,而自己则按兵不动保存实力。”</p></p>
“而袁尚同样会想让袁熙来救邺城,他屯兵南皮保存实力。”</p></p>
“于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二人都等着对方来救邺城,却都按兵不动,无人来救邺城。”</p></p>
“这便是臣判断的依据。”</p></p>
萧方道出了理由。</p></p>
“景略言之有理,父亲以利相诱,儿子自然唯利是图。”</p></p>
“袁绍拿一个世子之位,先诱袁谭,又诱袁熙和袁尚,父子之间毫无情份可言,言必称利!”</p></p>
“如今他这两个儿子,皆唯利是图,不肯来救他,正是是他自食恶果!”</p></p>
众将尽皆也恍悟,无不言语讽刺袁绍。</p></p>
张飞则一拍案几,兴奋叫道:</p></p>
“咱们现下围营已设下,邺城已围成了水泄不通,既然袁绍那两个龟儿子谁都不来救他,那咱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p></p>
“大王,放心大胆的攻城呗,还等什么啊。”</p></p>
众将斗志,顷刻间被张飞点燃。</p></p>
大帐轰然炸裂,众将纷纷起身,尽皆慷慨叫战,巴不得即刻踏平邺城。</p></p>
“大王,臣还有第三道情报没有说完呢。”</p></p>
“据北面斥侯来报,张燕已于数日前,率军下了太行山,约有四万黑山军,正向邺城方向而来。”</p></p>
“照这阵势,二袁虽不来救邺城,倒是张燕这个黑山寇,这是风急火燎的要来救袁绍呢。”</p></p>
庞统却打断了众将慷慨叫战,泼了一瓢不大不小的冷水。</p></p>
帐中沸腾的气氛,顿时稍稍熄弱。</p></p>
张飞冷哼一声,怒道:</p></p>
“人家亲儿子都见死不救,张燕这厮一个外人,却巴巴的来救袁绍,他是吃饱的撑的么。”</p></p>
“大王,你给俺两万兵马,俺现下就北上灭了这股黑山军,把张燕的脑袋给你带回来!”</p></p>
刘备不答,目光却看向萧方,寻求其意见。</p></p>
萧方羽扇轻摇,却笑着反问张飞:</p></p>
“翼德啊,你怎么就断定,那张燕南下邺城,是来救袁绍的呢?”</p></p>
张飞先是一愣,尔后不以为然的反问道:</p></p>
“那不然呢,他不来救袁绍,难不成还是来投降大王不成?”</p></p>
话音方落。</p></p>
陈到掀起帐帘,兴冲冲而至。</p></p>
“启禀大王,营外有张燕使者到,想要求见大王,进献降表!”</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