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他为何不按套路出牌?曹贼,今日不
堂燕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2章 他为何不按套路出牌?曹贼,今日不,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堂燕归来,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为何不按套路出牌?曹贼,今日不降,我弹指间叫你灰飞湮灭!
他为何不按套路出牌?曹贼,今日不降,我弹指间叫你灰飞湮灭!</p>
弘农郡,陕县以西。</p></p>
大道之上,尘雾滚滚,遮天隐蔽。</p></p>
“秦”字旗在晨光下耀飞舞,引领着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向着陕县杀奔而来。</p></p>
一道小山岗上。</p></p>
曹操立马扶剑,俯视着大道上,他的秦军将士如长龙一般,从坡前大道经过。</p></p>
“关羽兵马不过三万,以臣的估计,必会选择据守陕县不出。”</p></p>
“陕县乃弘农郡治所,城墙高厚,乃名符其实坚城。”</p></p>
“我军虽十万兵马,但要强攻的话,未必能速破。”</p></p>
“臣以为可发挥我军兵多优势,以两倍兵马围陕县,分出四万兵马绕过陕县,直趋黾池,直逼洛阳。”</p></p>
“若能攻破黾池,则关羽及其三万兵马,便将被截断与洛阳联系,其军军心必乱。”</p></p>
程昱将地图捧在曹操跟前,指点谋划着破城之策。</p></p>
“那关羽乃伪楚第一名将,万万不可小视,光以两倍兵马,只恐无法围得住他。”</p></p>
“倘使他分兵出城,反劫我攻取黾城兵马粮道,又当如何是好?”</p></p>
郭嘉对关羽不敢轻视,摇头表示反对。</p></p>
程昱略一沉吟后,又道:</p></p>
“既是如此,那我们就以粮草为饵,诱其分兵出城劫粮,正好趁势将其军伏杀?”</p></p>
“此计倒不失为一条妙计,那萧方身在黎阳辅佐刘备,单凭那个庞统未必能识破此计。”</p></p>
“大王,此计若成,当可速破陕县!”</p></p>
听得两位谋士的分析献策,曹操心中渐渐有底,眼眸中霸道杀机渐渐燃起。</p></p>
“当年孤长子曹昂,便是为关羽之子关平所杀,此仇此恨孤铭记于心。”</p></p>
“今日孤用尔等之计,若能围杀关羽父子于陕县,既能救得伪魏,又能为孤昂儿报仇雪恨,亦称得上是两全其美了。”</p></p>
“传孤诏命,就依尔等之计——”</p></p>
曹操马鞭扬起,正要下令时。</p></p>
“启禀大王,我斥侯来报,关羽率三万兵马背陕县列阵,不知意欲何为?”</p></p>
曹操高举的马鞭悬滞于半空,眼中复仇的火焰,霎时间化为了惊奇。</p></p>
左右郭嘉程昱等谋臣们,无不是脸色大变,神色为之一惊。</p></p>
敌强我弱,按正常套路,关羽理应坚守陕县不战才对。</p></p>
这不合兵法啊!</p></p>
“关羽他…他当真是背城列阵?”</p></p>
曹操马鞭放下,满脸质疑的喝问道。</p></p>
“禀大王,关羽确实背城列阵。”</p></p>
“斥侯回报,楚军出城兵马约有三万,应该是其全部兵力。”</p></p>
曹操眉头深锁,惊奇困惑的目光,看向了郭嘉等谋士,想要寻求解释。</p></p>
郭嘉不由警觉起来,沉声道:</p></p>
“关羽乃伪楚第一名将,久经战阵,岂会不知兵法?”</p></p>
“此举太过反常,臣只恐有诈!”</p></p>
一句“有诈”,令曹操背后一凉,不由也警觉起来。</p></p>
毕竟与刘备交手这些年来,他是败多胜少…不,应该说是未曾一胜。</p></p>
他的心里边,多多少少是被打出了些心理阴影。</p></p>
当此大军兵临陕县之际,关羽突然不走寻常路,整出这么一出幺蛾子,岂能不让曹操神经紧绷起来。</p></p>
“关羽此举确实反常,未必没有诡诈在其中。”</p></p>
“不过只要那萧方不在陕县,纵然他再有诡计,我们也无需太过紧张。”</p></p>
“大王,咱们不如先往陕县,亲眼看看敌军虚实再说。”</p></p>
程昱如此宽慰道。</p></p>
“萧方不在”四个字,却令曹操紧绷的神经,不由放松了几分。</p></p>
曹操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谋士团。</p></p>
郭嘉,荀攸,程昱,贾诩…</p></p>
随便拉出来一个,放眼天下,那都是绝顶谋士的存在。</p></p>
拥有这样一个豪华的谋士团,天下谁人能挡?</p></p>
除了萧方。</p></p>
但现下的事实是,萧方他远在黎阳,不在陕县嘛…</p></p>
既然萧方不在,那还有什么好怕的?</p></p>
“仲德言之有理,萧方不在,孤有何惧!”</p></p>
“传孤之命,大军继续前进,直奔陕县。”</p></p>
“孤倒要看看,关羽那厮他有何诡诈!”</p></p>
秦国上下信心重燃。</p></p>
十万秦军士卒,继续浩浩荡荡,向陕县开进。</p></p>
正午时分。</p></p>
十万秦军兵临陕县,大大小小数百军阵,挟着排山倒海之势推进至陕县西门一线。</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