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鸟先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准奏颁行,一凤大战五黑鬼,肥鸟先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准奏颁行
腊月二十三。</p>
大明已经有类似小年的说法,也就是在这一天官府和百姓都会进行祀灶的活动。</p>
此外,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也就是军户、官宦人家腊月二十三日祀灶,民户腊月二十四日祀灶。</p>
苏泽觉得也许这个“官三民四”,就是日后南北方小年日期不一样的源头。</p>
苏泽也是官户,徐渭早早地准备好了祭祀灶神的贡品。</p>
清理灶台,打扫卫生,接着苏泽又焚香祷告,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护佑家宅平安。</p>
而就在苏泽在家中祭祀灶神的时候,都察院内却热闹非凡。</p>
——</p>
都察院。</p>
其实本来都察院都已经锁衙了。</p>
但是因为六科和都察院之间的争斗,左都御史王廷又宣布重新打开了都察院的衙门。</p>
王廷是刚刚从南京调任京师的。</p>
看着下方激愤的御史们,王廷有些头疼。</p>
他是昨日才抵达京师的。</p>
王廷原本是南京礼部尚书。</p>
南京有一套和京师一样的六部班子,但是南京的户部、吏部都是空心化的部门,所以南京礼部是南京六部奏随事考成疏》,颁行考成法,以六科羁縻都察院,六科则交考成册到朕处。”</p>
“一应弹章必明注时日、指陈实迹,若钱粮则勘验簿册,刑名则查核案牍,吏治则取证民情。”</p>
“再有以风闻言事而不实者,考课为下,累行不堪者,调出六科都察院任用。”</p>
写完后,隆庆皇帝对着李芳说道:</p>
“送给内阁,再由内阁拟定个具体的章程来,颁谕执行。”</p>
“唯。”</p>
看到李芳却没有立刻退下,隆庆皇帝又问道:</p>
“还有什么事?”</p>
李芳说道:</p>
“内阁首辅李大人上疏,请办今年的元宵灯会。”</p>
“李首辅说:‘陛下御极以来,四海晏平,此时办上元灯会,彰陛下圣德,显太平盛世,慰万民仰望圣治之心。’”</p>
“李首辅也在内阁议了,上元节这一天允许官民百姓达旦夜游,由顺天府维持治安。照前例在正阳门外张挂花灯二十盏,装点工钱都由户部出钱。”</p>
“陛下若是觉得灯市不够隆重,可由内帑再出钱。”</p>
李春芳的奏疏意思很明显了,上元灯会要办,维持治安的钱外库出,但是户部拿钱就只有最基本的灯展,也就是前朝旧制的花灯二十盏。</p>
如果皇帝要办得更热闹,那就要内帑自己出钱了。</p>
听到李芳这么说,隆庆皇帝自然是大喜过望!</p>
其实他也不是舍不得花钱,但是办灯会不是花钱就行的。</p>
维持治安,防火防盗,这些都是外廷协调配合的。</p>
如果只是扎几个花灯在宫内热闹,那这灯会又有什么意思?</p>
果然是李首辅!一出手就解决了朕的难题!</p>
“准奏准奏!”</p>
隆庆皇帝迫不及待的准奏,接着对李芳说道:</p>
“让尚宝丞觐见,朕要亲自过问皇室花灯样式。”</p>
“另外允许民间扎灯同赏,朕要与民同乐!”</p>
李芳再次称唯,但是还没有退下。</p>
“还有什么事吗?”</p>
李芳又掏出一份奏疏说道:</p>
“这是左都御史王廷的辞呈。”</p>
“王廷不是前日才到任?”</p>
隆庆皇帝想到都察院的近况,也对王廷的拖延请辞有些厌烦,心中也准备同意他的辞呈。</p>
但是他还是问道:</p>
“内阁怎么看?”</p>
李芳说道:</p>
“李首辅觉得,王廷性格唯唯,应是才到任没能适应,内阁主张驳回。”</p>
性格唯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