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鸟先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报纸论战!,一凤大战五黑鬼,肥鸟先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报纸论战!

“高阁老这篇文章太精彩了!”</p>

十二月九日,苏泽将高拱送来的文章,交给沈一贯等人传阅,沈一贯发出惊叹声。</p>

罗万化、王家屏和张位也连连点头。</p>

在场的众人,都是历史上做到内阁首辅的,自然对于空谈不感冒。</p>

但是士林风气如此,有时候为了社交,还需要去装作研究心学的样子。</p>

可高拱这篇文章,在批判赵贞吉文章的同时,提出了“实学”的概念。</p>

高拱开宗明义的讲:</p>

“盖闻古之君子,学以明道,道以济世。然今之儒者,务虚文而忽实务,慕圣贤而忘民瘼,岂非南辕北辙乎?”</p>

“诸君若真欲继孔孟之道,当效横渠先生‘为万世开太平’之志。州县刑名、边关谍报、漕粮折算,此皆圣贤学问落地处。”</p>

“与其空谈‘满街皆圣人’,不若实做一二利民事,方不负诗书教化之功。”</p>

高拱首先驳斥了心学动不动就要“做圣贤”的目标,而是将利民做事放在洋洋洒洒数千字,又将实践和学术联系在一起,鼓励经学和实践的统一。</p>

看到这里,沈一贯等人也是拍案叫绝了。</p>

苏泽看完却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儒家的根基还是太贵族化了,高拱论述到了这里,又回到了君君臣臣的老路上去了。</p>

如果能更进一步,将个人实践和整个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那就上升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高度,那就是更加完备的实践论了。</p>

只可惜高拱还是有他的局限性,没有能论述到这一步。</p>

但是也足够了。</p>

任何理论刚刚提出来的时候,都是不完备的。</p>

苏泽暗暗思考,如果能让高拱将孟子的“重民学派”联系起来,继续论述实践和“天下万民”的关系,那这套实践论就能更完备了。</p>

而在报纸上刊文,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然后继续完备理论。</p>

很多理论,都是通过这种论战,才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的。</p>

高拱仅仅从经世致用出发,就能弄出这样一套理论,这已经是超过苏泽预料之外的惊喜了。</p>

苏泽等众人看完了文章,接着夹着文章就往内阁走。</p>

他赶到内阁的时候,众阁老正在茶歇,高拱见到苏泽,知道他是为了文章而来,于是将苏泽带到了待客的偏厅。</p>

高拱摸着胡子,得意的向苏泽问道:</p>

“子霖,文章如何?”</p>

看着高拱脸上的笑意,苏泽立刻说道:</p>

“师相!学生能读到这样的文章,亲睹一位大宗师横空出世,实在是太荣幸了!”</p>

苏泽这马屁实在是太狠,就连高拱都有些憋不住了,他掩饰住嘴角的笑容说道:</p>

“勿要妄言!什么大宗师大宗师的,你且说文章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吗?”</p>

如果是别人见到这个场景,怕是要惊掉下巴,堂堂内阁次辅,竟然向苏泽询问要不要修改文章,但是高拱心中却觉得理所当然。</p>

经世致用是苏泽提出来的,询问他的意见也是正常的。</p>

苏泽连忙说道:</p>

“如此不刊之论,何须易一字!”</p>

听到苏泽这么说,高拱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p>

苏泽继续说道:</p>

“师相,今日学生过来,是求您一个笔名。”</p>

高拱这才想起来,上一次赵贞吉的文章,署名是“大洲”。</p>

当然,大洲就是赵贞吉的号,世人都知道是赵贞吉的文章。</p>

但是笔名这个东西,要的就是这个遮遮掩掩。</p>

内阁论战,如果都署真名,那岂不是等于阁老们隔空骂战?</p>

那内阁还怎么团结?</p>

阁老们如果这样指名道姓的互相骂,那损伤的就是内阁的威信。</p>

高拱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作为内阁成员,他也是要主动维护内阁权威的。</p>

高拱点头说道:</p>

“还是子霖想的周到。”</p>

可苦思半天,高拱也没想到合适的笔名,他又看向苏泽说道:</p>

“你这厮,心中早有了盘算,说说看吧,这篇文章署名什么好?”</p>

苏泽立刻说道:</p>

“师相,署名‘求实’如何?”</p>

“求实,求实,好!好!好!就求实吧。”</p>

苏泽又乖巧的递上文章,高拱写下了“求实”二字,然后对苏泽说道:</p>

“若是能扭转士林风气,非是我高拱一人之功。”</p>

高拱的意思也很明确,如果实学真的能成为开宗立派,他也不会贪墨苏泽等人的功劳。</p>

苏泽连忙说道:</p>

“师相您说的哪里的话?孔圣门人撰《论语》,难道敢说论语是他们写的?”</p>

“如今要一改士林风气,非是您这样的重臣方能为也!”</p>

高拱今天被苏泽一顿马屁实在是灌得太饱,最后只能说道:</p>

“去去去,连圣人都敢胡乱借比,快滚去报社将报纸弄出来。”</p>

“唯!”</p>

——</p>

十二月十日,国子监。</p>

沈鲤拿到了最新的报纸,这一期又多了一章?</p>

沈鲤为人方正,对于戏剧没有太大的兴趣,平日里《乐府新报》他一般也就是读一读头版的邸报要闻。</p>

新出的山川地理版块沈鲤也很喜欢,上一期是登莱巡抚涂泽民主笔,介绍的是登莱附近的地理。</p>

沈鲤还介绍了登莱的物产,因为靠近大海,多以海产为食,特别是当地的一种海产品,宛如肠子一样,被称之为海肠,食之十分的鲜美。</p>

沈鲤是河南人,至今没见过海,读完了这篇文章后,只觉得身临其境。</p>

果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

不过今天沈鲤没有看其他版块,而是直接翻到了增刊。</p>

果然。</p>

上一次署名大洲的文章,出自内阁阁臣赵贞吉之后,赵贞吉在报纸上如此大肆宣扬心学,内阁其他人不可能坐视不理。</p>

署名求实?</p>

这是哪位阁老?</p>

沈鲤一字一句的读完了这篇文章,读完之后他赞叹道:</p>

“此文可开宗立派了!”</p>

沈鲤激动的站起来,他也不喜欢如今的心学虚谈风气,而国子监尤为严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时停起手,邪神也得给我跪下!

六个葫芦

开局绑定六位S级顶级哨兵

冰吹

都吃软饭了,傻子才争天下

老米同志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风流萧书生

黑月光她专克病娇

谢欣

天降末世小福宝,首长全家宠疯了

团子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