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鸟先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77章 一锤定音,一凤大战五黑鬼,肥鸟先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锤定音
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内阁四辅赵贞吉。</p>
赵贞吉没有看发言的苏泽,而是对着高拱说道:</p>
“南兵北上,多有水土不服,刚刚阁部议定留任宣大总督王崇古,那这次平戎战事就直接交给宣大的军队就是了,何必劳民伤财调师北上?”</p>
紧接着赵贞吉又对着主管户部的张居正说道:</p>
“户部将宣大积欠的赏钱发下去,宣大将帅定然用命。”</p>
赵贞吉说完,高拱和张居正都沉默了。</p>
高拱自然不必说,他提议留任王崇古,那王崇古统领的宣大军队一并留用,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p>
而赵贞吉又炮轰户部,指出户部拖欠边赏,才是宣大战斗力不足的原因。</p>
看到高拱和张居正沉默,赵贞吉准备乘胜追击,苏泽突然说道:</p>
“赵阁老此言差矣。”</p>
众人目光再次看向苏泽,苏泽说道:</p>
“谭子理(谭纶)自闽浙转战两广,戚继光由山东调防福建,皆能因地制宜整军经武。若说水土不服,何以谭公可掌蓟辽?此非南兵之弊,实为怠惰托词!”</p>
苏泽将谭纶和戚继光捆绑,反驳赵贞吉说的南兵北上水土不服的问题,等于将自己的举荐和张居正举荐谭纶捆绑起来。</p>
果不其然,张居正此时也点头赞同道:</p>
“正是此理。”</p>
苏泽看向赵贞吉,接着说道:</p>
“若宣大真能靖边,何至胡虏屡屡绕开防线威胁京畿?平戎需攻守兼备之师,非守成之军可胜任!”</p>
“赵阁老当年也是去过宣大的,先帝朝仇鸾任职宣大总督时,虚报兵员、侵吞军费,以致鞑靼入寇京畿酿成庚戌之变!”</p>
“今日户部欲发积欠赏钱,焉知不会重蹈覆辙?当年仇党克扣士卒饷银,中饱私囊,致使边军饥寒交迫、士气溃散!赵阁老若只知发钱,却不管钱入谁手,岂非纵容贪腐?”</p>
高拱皱起眉头,苏泽这句话虽然攻击的是仇鸾,实际上也对现任宣大总兵王崇古连带攻击了。</p>
苏泽这时候又拉了王崇古,他说道:</p>
“王崇古王总督到任后,努力革除前任积弊,虽稍稳边情,然胡虏仍可长驱直入劫掠州县。此非王公无能,实乃宣大积弊未除——将领怠于整饬防务,只求'御边无过'以保乌纱,与昔日仇鸾'养寇自重'何异?”</p>
“赵阁老称'发积欠赏钱激励士气',然宣大边军空饷之弊犹存!若今日发银三十万,经总兵、参将层层盘剥,士卒所得不过一二。”</p>
“以赏钱激励,恰如抱薪救火,徒肥贪吏而无益士卒!”</p>
张居正听到这里,自然是连连点头。</p>
户部拖欠宣大的赏钱,其实也就是这个原因。</p>
宣府大同年年报捷,可每年都有蒙古人杀进内陆州县,而且宣府边境走私贸易也是屡禁不止,宣府大同军队的腐败可想而知。</p>
这笔赏钱发下去,下次请赏的金额就会更大,甚至会出现杀良冒功,或者边军故意挑起边境冲突求赏的情况。</p>
没办法,本地卫所盘根错节,和地方豪强结合繁衍至今,早就已经不堪大用了。</p>
苏泽看到赵贞吉无言反驳,于是又说道:</p>
“当年戚总兵在东南抗倭,军饷由浙直总督衙门直拨,经谭子理监察,分毫不敢克扣!”</p>
“今若留王总督掌宣大,再用戚继光领南兵独立成军,则可形成制衡——戚部不受宣大旧体系掣肘,其战法、军纪、财务皆由中枢直管,方能避免重演仇鸾贪腐误国之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