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妖邪和城隍,正神淫祀(二合一)
清风映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妖邪和城隍,正神淫祀(二合一),沈府嫡女与父兄5人小说,清风映明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空面色古怪,他怎么感受到了自己的太乙金光咒之力,而后面露恍然。</p>
宋城隍一手拽动手中的香火锁链,锁链困住妖狐魂魄,萎靡至极。</p>
而后一手从怀中掏出一卷好的宣纸,赫然是曹空白日所提,展开一看,神意不减,但灵气却所剩无几。</p>
正是此物,为宋城隍挡下了那一击。</p>
宋城隍唏嘘道:“真人好手段,不曾想白日里的留字,倒使今夜免受一折。”</p>
曹空笑道:“是城隍缘法所致。”</p>
宋城隍点头道:“此地非是谈话之所,老夫先将这妖狐魂魄压回庙中处理,那对新人~”</p>
“城隍且去,我也颇有手段,会料好一切。”</p>
“多谢真人,若真人有闲,可来城隍庙。”</p>
宋城隍谢过之后,化一青烟离去。</p>
曹空望那妖狐尸首,微微皱眉,这妖尸不祥,多有浊气恶气,若留于此处,当于凡人不利。</p>
搓起手指,借南方七宿之星力,引以为火,将这尸体焚烧的一干二净。</p>
后又折身去那新房,顿足房前后,敲了三下门,道:“可方便进去。”</p>
闻之无声,遂踏足而入,便见地上倒下一人,乃是那白日里的新郎,曹空近前而看,是被妖气迷了心智。</p>
又见床榻之上坐有一女子,穿戴整齐,只是面色惊恐,嘴巴张合之间说不出话来,同样是被妖气所困。</p>
曹空道:“我为修道之人,那妖狐已死,还请放心,我这就施法解救二位。”</p>
说着,手捏两点金光,正是太乙金光咒中的金光烁屋,瑞气盈庭之力,对妖邪之力有着尤其明显的效用。</p>
金光两点飘至这对新人额头之上,融入其中,那惑人心志的妖气如同冰雪般融化。</p>
至于那地上的还未起来,呼吸之间有鼾声传出,嗯,妖气没了,酒劲上来了。</p>
新娘顿松一口气,竟直接跪倒在地:“多谢道长相救。”</p>
曹空举托新娘,道:“不必谢我,新婚之后,若有闲暇,可去城隍庙多拜,那位可灵得很。”</p>
新娘闻言,又是连连拜谢,眼中有泪涌出,这是真害怕,也是真感激,若是今天无人相救,被妖坏了身子,她哪有颜面去面对新郎。</p>
曹空见这新娘心中惊吓,恐难入眠,便觉好事做到底,引一丝灵气游于新娘体中安抚其心神,又御风将新郎扶至床边,予他们一场好梦。</p>
而后便转身离去,回至偏房之中,次日清晨,辞行云松道人和赵大老爷,便踏步走去城隍庙中。</p>
待曹空走后,又过些许时光,新娘新郎骤然而醒,新娘惊叫连连,述说此事。</p>
惹得新郎惶恐庆幸,又使得赵大老爷面色巨变,派人去寻道人而谢,只是无果,感叹道:</p>
“行善而不求回报,此乃真人也。”</p>
云松道人更是面色惊然,随即大喜,我竟曾与“仙人”同行!</p>
······</p>
此时,城隍庙之中,宋城隍和曹空相坐而谈。</p>
拱手谢道:“多谢真人仗义出手,这狐妖不知何时而来,于我城中已作乱一两起,且专坏女子清白,</p>
借着赵家大婚之日,我方有机引其而来,没料到一击不中,险些让其逃脱,</p>
若非道友及时出手,这妖狐逃了出去,又心生嫉恨,我这满城百姓恐要遭殃,</p>
如今将其送入阴司正法,倒是解了我一番心事。”</p>
曹空点头听着这事的来龙去脉,且对这类城隍也多有好奇,其手段颇为玄奇,便与其闲聊,更是道出了自己一山神朋友。</p>
宋城隍闻言皱眉,又试探性问道:“真人师门不曾言及城隍土地祭祀之事?”</p>
而后打量起曹空,一身清灵之气,且施展术法,还有那字中灵气,无一不是道门中的极高明的手段。</p>
曹空摇头,又见城隍面容微微凝重,道:</p>
“我一直于山中苦修,如今为访友下山,对这祭祀之事,倒是少有了解。”</p>
宋城隍心中大为不解,又想起某些得道高人,常居山中,估计是不想扰乱门人的修行之心,故而不道出俗世法度等事。</p>
便真诚道:“如若真人得闲,可找附近国度,去言真人朋友之善行,从而将其册封,不然若是有朝一日,天上垂眸,恐对真人朋友不利。”</p>
“何出此言。”</p>
宋城隍继续道:“天地之间,自有法度,祭祀之事乃人神天地和谐之事,事关重大,而这天下有所正统,名为天庭。”</p>
“故这凡间山神等等之属,自封无用,需天上神祇,或地上国度册封方可,不然当为淫祀</p>
正所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当有祸端。”</p>
曹空闻言,心中一惊,而后又默哀伏牛山山神的运气,这位还真是一直倒霉啊。</p>
又于心中道,若是游五庄观归后,当想办法去为伏牛山山神谋个正统,不然别那一天,自己就少了一个朋友。</p>
于是又和宋城隍相谈良久,这位也是个正直人士,两百年前死于国事,故而被国主感其功德,立金身而拜,久而久之,聚集香火,便成了城隍。</p>
又从其口中得知了一些神道之事,和城隍之妙,开了不少眼界。</p>
最后起身而告,宋城隍见曹空离去,张了张嘴,想要再求字一副,那字可是真神异啊,竟有护身之效。</p>
可到底是己身无功于人,厚不下颜面,只得相送出城。</p>
回府之后,却见桌上不知何时斟了灵酒一杯,笑而饮之,冰火二意于体中轮转,甚是奇妙。</p>
借着醉意,又从怀中掏出先前的那副字,贴于城隍庙中。</p>
正是:“积德行善之家必有余庆。”</p>
······</p>
而曹空在告别了宋城隍之后,一路向东而行,期间见识了不少诸多国度,风土人情,感觉甚妙,只觉人间不白来。</p>
到最后,更是被红尘滚滚之气,洗掉了一身山中清灵之气,竟隐隐有返璞归真之意。</p>
岁月轮转之下,遂走至一河前,正是八百里通天河,也即后世那灵感大王作祟之地。</p>
曹空忽的咦了一声,他感受到,此河之下非比寻常,隐隐有一气,精纯至极。</p>
“水脉之气?”</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