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章 金国:不是,哥们,说好的抗蒙,你们
波西米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3章 金国:不是,哥们,说好的抗蒙,你们,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波西米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3章 金国:不是,哥们,说好的抗蒙,你们跪了?
稍后,宋国朝廷做了四个决定。</p>
其一,宣布宋国在仙人关小挫于赵朔,速命孟珙率一万忠顺军从金国汴梁撤回,增强四川防御。</p>
其二,以郑清之为使者,紧急前往仙人关见赵朔,答应他的五个条件。一旦签订协议,郑清之以朝廷宰执的身份,在四川宣布赵昀的《罪己诏》。五日后,消息传至临安,朝廷才会正式宣布《罪己诏》,并在朝廷邸报上进行刊发。</p>
其三,以为皇帝赵昀选皇后为理由,遍选大宋各地美人入宫。半年后,赵昀自然会立一个皇后。但是,最美丽的女子三人,将会一并献与赵朔,迷惑其心志,指望他做一个李存勖。</p>
宋国君臣也不知道赵朔喜欢什么样的美人,所以要选各种风情的三名最顶级美人,务求赵朔心神俱醉。</p>
其四,密令大宋边境的宋军做好战争准备,防止金人得知消息后大怒,攻打宋国。</p>
赵朔给宋国宽限时间是有道理的。</p>
郑清之是文官,又五十多岁了,可受不了八百里加急的速度。</p>
他紧赶慢赶,待。待送到临安盖上赵昀的玉玺后,和议才算正式达成。</p>
不过,在赵昀用玺之前,这份协议已经开始执行了。</p>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赵朔坐镇汉中之地的首府兴元,收取汉中之地和剑门关,并且进行整军。</p>
宋国答应提供后勤支持,原本用于运输粮草的府兵就解放出来了。</p>
赵朔决定,在汉中之地留下一个汉军八旗万户,以及五万府兵驻守。</p>
毕竟,宋国虽然现在表现的恭顺,但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汉中之地稳固,赵朔才能后顾无忧。</p>
留守汉中之地的八旗万户是赵朔最新组建的,将其命名为汉军正黑旗第二万户。</p>
这个万户的万户长名叫李霆。</p>
李霆也就是当初赵朔第二次攻取河北之时,第一个投降赵朔的金国军阀,张惠的老上司。</p>
投降的宋军有九万六千人,其中精兵四万五千,厢军五万一千。</p>
这四万五千精兵中,赵朔选了一万七千人出来。其中最悍勇敢战的八千人,补充入原来的汉军八旗。</p>
剩下的九千人,就补充入原本李霆麾下的汉军千户为核心的镶黑旗第二万户,镇守汉中。</p>
还是那句话,只要装备、后勤都跟上去,汉人的军队就没有不能打的。</p>
明朝末年,不知多少支明军,无论面对清军还是对付农民军,都一触即溃。</p>
一旦归顺了清朝,却又成了虎狼之师,杀了个人头滚滚。</p>
不是他们更愿意效忠满人,而是清朝真的发军饷,给地给女人。</p>
赵朔挑选的这些宋军差不多是大宋精兵三中抽一,和汉军八旗比起来并不算多么弱。</p>
而且,赵朔麾下八旗兵的优厚待遇,可比在宋军强多了。他们的忠诚,赵朔并不担心。</p>
当然了,必要的措施还是有的。所有十户以上宋国降军的家眷,都要送到河北去。</p>
赵朔还趁此良机,在汉中施行均田制,把汉中的土地分了。在这种新旧势力交替的时刻,各种土豪、世家大族既惶惶不安,又和新势力的官员完全搭不上关系,是最适合分田的时候了。</p>
这时候进行均田,也方便赵朔安排那些宋国降军及其家眷。</p>
没被赵朔选入八旗的宋国降军,将在汉中和陕西屯田十年。他们要缴纳的贡赋是六成,也就是比普通百姓多一半。</p>
原本从河北运输军粮的府兵调往汉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p>
总而言之,各种事情千头万绪,达成协议后,赵朔在汉中之地停留了两个月的时间。</p>
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体验了冰火九重天的感觉。</p>
汴梁城,皇宫大殿内。</p>
“陛下,您快喝啊!”</p>
“不,陛下,别喝她的,您喝妾身这杯嘛!”</p>
……</p>
琵琶声声,丝竹阵阵,三十六名只着轻纱的美人正在翩翩起舞。</p>
完颜守绪一边欣赏着这些美人的歌舞,一边享受着左右两位美人的殷勤侍奉。</p>
左边那个姓张,右边一个姓王,都是他新纳的美人。</p>
公允来讲,完颜守绪虽然好铯,但称不上什么无道昏君。</p>
这不是金国刚渡过一场致命危机吗?难道还不允许他放松放松,好好享受享受?</p>
当初,赵朔全取陕西之地,攻打潼关,金国眼瞅着就要亡国,完颜守绪吃不好睡不好,连对那些千娇百媚的美人都提不起兴致了。</p>
结果,天可怜见,赵朔攻打潼关防线,损兵折将万余,潼关防线硬是岿然不动。</p>
完颜守绪心中大乐。</p>
之后,赵朔又要从宋国借道攻金,宋国不但不答应,还要“联金抗蒙”。赵朔大怒,挥军攻入汉中之地,完颜守绪心中就更高兴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