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3章 南宋群臣沸腾,怎么办?!,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波西米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73章 南宋群臣沸腾,怎么办?!

现在宋国的宰相班子,首相是史弥远,官封太师、右丞相兼枢密使,爵封魏国公。</p>

另外还有宰执四人。</p>

郑清之,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p>

乔行简,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p>

薛极,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p>

葛洪,参知政事,东阳郡公。</p>

“蒙古驸马赵朔的《灭金令》,诸位相公都看过了吧?如今,金帝完颜守绪派完颜阿虎为使者,向我大宋求援。你们以为,我大宋是该考虑唇亡齿寒的道理,出兵助金国抗蒙呢?还是坐视不管,任由金国和蒙古相争?”</p>

赵昀缓缓向五个国家宰执看来。</p>

他出身民间,十八岁那年天降洪福,由一个寻常民间少年被史弥远推上了帝位。今年不过二十一岁,登基之后国政又由史弥远把持,并无多少治国理政的经验。</p>

在如此决定宋国命运的关键时刻,着实有些慌了手脚。虽然竭力保持着镇定,但袍袖中的双手已在微微颤抖。</p>

毕竟,宋金海上之盟灭掉辽国的前车之鉴,他不可能不知道。</p>

但话说回来,即便宋国帮助金国,就真能挡住蒙古大军吗?惹恼了驸马赵朔,恐怕宋国灭亡得更快。</p>

赵朔太祖之后的传言,更是让他胆战心惊。大家都是太祖之后,在赵昀还是民间百姓的时候,赵朔已经是一国之君了!谁更有资格继承太祖留下的基业,那还真不一定!</p>

“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宋理应坐山观虎斗。”</p>

说这话的正是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薛极,史弥远的心腹。堂堂大宋首相和文臣们在朝堂上撕逼太过掉价,薛极就经常充当史弥远嘴替的角色。</p>

薛极道:“自从蒙古和金虏开战以来,金虏不但不思和我大宋交好,反而施行什么北失南补之计,多次攻打我大宋。现在他们被蒙古逼得日暮途穷了,想起来我宋国交好了,早干什么去了?”</p>

“还有,靖康之变,如此血海深仇,我大宋上至官家,下至军民百姓,一日不敢或忘。如今,陛下若是出兵帮助金虏,可对得起惨死异国的徽钦二帝?可对得起,我皇宋的列祖列宗吗?”</p>

“至于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官家更不须忧心。常言道,北人擅马,南人擅船。我皇宋既有长江、淮河之天险,江南又水网遍布,怕什么蒙古骑兵?”</p>

“总而言之,蒙古若想灭金国就灭吧!金国覆灭,与我皇宋何干?”</p>

薛极虽然靠阿谀奉承史弥远起家,但也不是毫无能力,这番言语说得赵昀连连点头。</p>

“那却不然!”</p>

同为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的乔行简,却马上出言反对,道:“说什么北人擅马,南人擅船?大唐一扫天下,南方的萧铣,可抵挡得住?还有,隋炀帝一个无道昏君,为皇子的时候就能覆灭南陈!”</p>

“虽然陛下不是陈后主,但赵朔更非隋炀帝可比。若赵朔灭了金国之后南下,我皇宋如何抵挡?”</p>

乔行简虽然今年年过五旬,却是老帅哥一名。须发齐整,风神俊朗,年轻时风靡无数贵妇名媛。如今年纪大了,岁月历练出来的威严庄穆的气质,更是自有一股慑人心魄的非凡气势。</p>

此时乔行简慷慨陈词,赵昀也觉得他的话甚有道理,颔首连连。</p>

赵昀向另外一位宰相郑清之看来,道:“薛爱卿主张坐山观虎斗,乔爱卿觉得应该联金抗蒙,朕也难以决断。郑爱卿,你以为呢?”</p>

“臣也以为,若赵朔灭了金国再发兵南下,我大宋甚难抵挡。”</p>

“哦?如此说来,郑爱卿是赞同乔爱卿的意见?”</p>

“非也!”郑清之却摇头道:“臣以为,正是因为赵朔灭了金国之后,我大宋难以相抗。所以,我大宋如今,不是应联金抗蒙,而是联蒙灭金!”</p>

“啊?为什么?”</p>

郑清之自信满满地道:“很简单的道理,赵朔全取金国的土地子民之后,实力会更加强大,我大宋如何能与之相抗?”</p>

“但如果我大宋联蒙灭金,就可以多一些地盘和子民。相应地,赵朔会少一些地盘和子民。这一出一入之间,就是我大宋在赵朔面前立足的本钱。”</p>

“而且,既然我大宋联蒙灭金了,就是蒙古的友邦而不是敌国。只要我大宋表现得恭顺,赵朔有什么理由攻打我宋国呢?”</p>

乔行简大怒道:“蒙古蛮夷,贪图子女财帛而兴兵。赵朔攻我大宋,难道还需要什么理由?”</p>

郑清之却老神在在地道:“有道是师出有名。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大宋不给赵朔口实,总比给赵朔口实,强得多吧?”</p>

“你这是强词夺理!难道忘记了,当初我大宋和金虏的海上之盟故事乎?”</p>

“海上之盟的教训,当然要吸取。但那教训不是我大宋联金灭辽,而是派出的军队不行。童贯领军伐辽大败亏输,让金人看穿了我大宋的虚实,才兴兵攻打我大宋。”</p>

顿了顿,郑清之胸有陈竹地道:“如果这次,我大宋派出一支劲旅,联蒙灭金。让赵朔以为我大宋数十万大军尽皆如此精锐,说不定就能保几十年的和平。几十年之后,哼哼,蒙古腐化堕落,说不得就是另外一个金国了。”</p>

“你……你……”</p>

郑清之有备而来,竟把乔行简说了个哑口无言。</p>

他着急地向赵昀叩首道:“微臣虽然说不过郑相公。但是,微臣心里明白,联蒙灭金就是死路一条。唯有联金抗蒙,才有我大宋的一线生机啊!”</p>

“这……”</p>

到了现在,赵昀完全懵逼了。</p>

三位宰相都已经发言,一个主张联蒙灭金,一个主张联金抗蒙,还有一个主张坐山观虎斗的,这让他该听谁的?</p>

赵昀只得去问葛洪,道:“葛爱卿,你说呢?”</p>

“臣年老昏聩,委实不知如何是好,请陛下治罪!”</p>

葛洪原名葛宅园,早年师从吕祖谦,吕祖谦改其名为“洪”,今年都七十多岁了,委实不想趟这滩浑水。</p>

如果献计正确还好说,献计错误造成了大宋亡国,那不就是留下千古骂名了?</p>

这是何苦来哉?</p>

葛洪不表态,赵昀就只能问唯一没有发言的首相史弥远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桃花诡劫

奔放的程序员、

冰河末世:我有一台超级贩卖机

芊芊细雨柠檬花开

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地六癸水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超爱吃咖喱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烈日吹冰

东北邪乎事儿

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