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章 杨妙真归降,山东尽入驸马囊中
波西米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8章 杨妙真归降,山东尽入驸马囊中,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波西米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18章 杨妙真归降,山东尽入驸马囊中
卑鄙!</p>
无耻!</p>
佞臣!</p>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竟被张甫这厮抢先了一步!</p>
李霆、武仙、贾仝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目光中读出了鄙视和懊悔的情绪。他们当然明白,张甫的目标,哪里是破杨安儿。分明是他破了杨安儿,让驸马去破杨妙真,以求一个汉军旗万户的通天之梯。</p>
赵朔对杨妙真当然是感兴趣的。</p>
华夏上下五千年,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这些巾帼英雄,只是民间传说,到底有没有这个人谁也不知道。唐朝的平阳公主李秀宁倒是真有其人,也曾经领兵打仗,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武艺多么高明。</p>
这杨妙真就不一样了。</p>
不仅上了史书,而且上了兵书。</p>
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有云:“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p>
换言之,杨妙真的梨花枪,是专门用于战阵的枪法。</p>
战阵之上,以枪法来论,梨花枪天下第一!</p>
后来,戚继光麾下戚家军习练的枪法,正是简化版的梨花枪法。</p>
当然,话说回来,大军争锋,一个人再勇武也难以改变大局,赵朔不可能因为一个杨妙真改变自己的作战节奏。</p>
他微微摇头,道:“河间城一日即破,张甫你失了争夺汉军旗万户的机会,有心重新争取,我可以理解。不过,汉军旗整编之事,势在必行。这样吧,你暂为镶蓝旗第一千户长。来日,争夺镶蓝旗万户长时,你依旧有机会。”</p>
现在赵朔麾下,正红旗,正蓝旗、正黄旗、正黑旗、镶黄旗都有了万户。</p>
镶红旗只有五个千户长,没有万户长。</p>
张甫初来乍到,不可能和五个镶红旗老牌千户长相比。</p>
所以,赵朔直接给了他一个镶蓝旗第一千户长的职司。</p>
接下来,赵朔一方面在河北地区实行均田制,一边进行整军。</p>
首先,苗道润、李霆、武仙、贾仝麾下的大军,整编为镶黄旗,以苗道润为镶黄旗军万户。</p>
其次,从整个河北的府兵中,选最精锐的五千人,编入镶红旗。现在镶红旗总共有了万名精兵,只是没有万户长而已。</p>
最后,将张甫麾下的大军,编为镶蓝旗两个千户。张甫为镶蓝旗第一千户。</p>
按照赵朔原本的计划,是直接在河北整编三万人,将汉军八旗补全的。因为,他不确定,花剌子模事件什么时候会爆发。如今,整个河北都已平定,花剌子模事件都未爆发。他就可以尝试进兵山东,用山东的精兵补全八旗了。</p>
好吧,花剌子模没出事,西辽出事了。</p>
屈出律迁都喀什,将麾下的势力完全整合。接下来要扩展势力,无非是向西攻打花剌子模,向东攻打蒙古了。此时花剌子模势力达到极盛,将波斯占了大半。</p>
蒙古虽然也非常强大,但铁木真已经率军出征金国了。</p>
屈出律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向蒙古发动进攻。毕竟,蒙古国最西边的子民,是乃蛮人,本来就是屈出律的子民,他有很强的号召力。只要吃下乃蛮故地,屈出律就算心满意足。</p>
不过,铁木真可不会惯着他。</p>
铁木真对两线作战毫无忌讳,直接命术赤为主帅,率领哲别、速不台,率三万大军迎战。不但要迎战,而且要将屈出律或擒或杀,彻底覆灭西辽。</p>
木华黎在东北地区的进展不太顺利。</p>
刚开始,木华黎进军东北,蒲鲜万奴率主力迎击。臣服蒙古的辽王耶律留哥,趁机偷袭了蒲鲜万奴的老巢东京(辽阳),连蒲鲜万奴的老婆李仙娥都成耶律留哥的俘虏。</p>
讲道理,这时候,木华黎只要派使者招降蒲鲜万奴,蒲鲜万奴也就降了。</p>
可惜,三年前,铁木真派往耶律留哥那里的蒙古监军可特哥,看上了李仙娥,据为己有。</p>
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蒲鲜万奴誓与蒙古军厮杀到底。</p>
耶律留哥的手下们,也觉得窝囊。</p>
好不容易俘虏了李仙娥,耶律留哥用了,也就算了。给可特哥用了算怎么回事?他在蒙古人那边,才是一个百户。一个蒙古百户,就能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撒尿?真的被蒙古人整编了,还有咱们的好吗?还不如彻底自立,建立属于契丹人自己的国家!</p>
耶律留哥既压不住手下的情绪,又不敢得罪蒙古人,干脆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舍了大军,投奔铁木真了。耶律留哥原本的手下大耶厮不接替了他的位置,在澄州称帝,改元“天威”,也与木华黎为敌。</p>
再加上本应在木华黎手下的大将史天倪,现在成了赵朔的手下,木华黎在东北陷入了战争的泥潭。</p>
铁木真见状,命哈撒儿率军一万,增援东北的木华黎。</p>
总而言之,现在蒙古同时和西辽、金国作战,大部分主力已经出动。</p>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朔率领十万大军,攻入山东。</p>
现在的山东,分别由金国和红袄军占领。</p>
金国方面,燕宁驻济南府,封博阳公。</p>
胡里纲驻东平,封东平公。</p>
郭阿邻驻沂州,封沂州公。</p>
对了,还有从河北逃入山东的沧海公王福,如今已经投靠了燕宁。</p>
红袄军方面,主要分为三股势力。杨安儿势力最大,已经称王建制,以莱州为国都,占据整个胶东半岛。李全势力次之,占据了潍州。刘二祖势力最为弱小,占据了泰安。</p>
好吧,这也是因为赵朔的蝴蝶效应。</p>
如果没有赵朔的穿越,仆散安贞就把杨安儿灭了。然后,杨妙真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与李全合流,嫁给李全。不过,赵朔的穿越,让蒙古更加强大,直接给金国来了个“大安耻”。</p>
金国先是着急调仆散安贞攻宋,后来又因为仆散安贞太能打,着急把仆散安贞杀了,导致了红袄军在山东的势力迅速做大。如今,在山东,红袄军已经能与金国的力量分庭抗礼。</p>
金国的力量在山东西部,红袄军的力量在山东东部。</p>
赵朔兵进山东,首先要面对的是金国的力量。</p>
他首先攻燕宁和王福。</p>
这两个人死守济南府,赵朔的大军围城一个月,镶红旗千户董俊先登,破城。</p>
胡里纲震恐,请郭阿邻放弃沂州,和他一起守东平。</p>
郭阿邻表面答应,却在城中突然发难,献出了东平城。</p>
的确,郭阿邻曾经是花帽军中数得着的战将,最初是心向金国的。</p>
不过,统领花帽军的金国最能打的大将仆散安贞,被金国朝廷处死,郭阿邻对金国那点子忠心也所剩无几了。</p>
他麾下的大军,也不称“花帽军”了,改称“黄鹤袖军”。</p>
守东平明摆着送死,郭阿邻何必给金国陪葬?</p>
赵朔将金国在山东的势力全部拔起之后,红袄军的三大势力已经联合起来了。</p>
他们联合起来,向赵朔投降。</p>
“小人刘全,参见驸马!”</p>
中军帐内,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向赵朔大礼参拜。</p>
赵朔道:“免礼,站起来吧。”</p>
“是。”</p>
“听张甫说,你是杨安儿的舅舅?”</p>
这张甫也真是有些能耐,当初求为先锋进攻山东而不得,又锲而不舍地和杨安儿的舅舅刘全取得了联系,促成了这场会晤。难怪历史记载中,说他“善用间谍。”</p>
刘全道:“是。杨安儿不识天时,擅自称王,实在是罪莫大焉。请驸马大人大量,不要和他计较。”</p>
“这个好说。只要杨安儿诚心归顺,以前无论什么罪过,都既往不咎。”</p>
“呃……归顺嘛……”刘全面露难色,道:“包括杨安儿在内的几位头领,自然是愿意归顺驸马的。不过,我们有个小小的条件。”</p>
“大胆!”</p>
张甫面色微变,道:“好你个刘全啊!之前联络时,你只说是来向驸马请降,可没说有什么条件?!怎么?事到如今,你以为以红袄军的实力,还有资格和驸马讲什么条件不成?”</p>
讲个毛的条件啊!</p>
先不说打得过打不过的问题,红袄军大都是贫苦农民出身,想土地都想的要疯了。</p>
赵朔实行“均田制”,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p>
张甫估计,这些红袄军的斗志,还不如金军高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