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世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4章、同照一轮月,儿媳真紧笔趣阁小说,独孤世遗,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许挤,每个人都有,没看到还在抬吗?谁再乱动,赶走。”</p>
“皇上旨意,妇人小孩多发一个月饼。你这混蛋给老子起来,多大了,装小孩。”</p>
草原的牧民举起月饼。</p>
“天可汗赐下的肉饼。”</p>
“叫月饼。今天是汉家中秋。”</p>
高官大将们回到了城楼,他们有桌椅酒爵,菜肴也跟外面不同,还有鱼虾山珍,橘子糕点。不过不是分餐,八人一桌,小皇帝说聚餐就要在一张桌上才有感觉,大人们还有点不习惯,感觉有点挤。</p>
高台上有一张长桌,阁老王公与十兵十将同坐一桌,菜肴比城楼官员们还要丰盛。</p>
朱慈炅最先落座,小手托着下巴,眼眸低垂,似在休憩,又似在沉思。</p>
刘若愚引导众人坐好后,朱慈炅都没有抬头,但他不先动,哪怕几个壮汉吞口水都不敢动。</p>
刘若愚最后只好低头小声提醒。</p>
朱慈炅很快回神,举起酒爵,笑对诸臣。</p>
“长城为我华夏图腾之一,今日,朕与诸君在长城庆功,既是告慰历朝历代守护我诸夏文脉的先烈,亦是振奋后辈精神,炎黄血脉不绝,华夏长城永筑。时值中秋,朕亦与我皇明战士,同照一轮月,同守一国安,遥祝陕西、川贵、赣南的大明战士战胜,节乐,家圆。朕亦祝皇明天下喜乐安康,同享胜悦。请诸君举杯,与朕共饮。”</p>
并未撤离的锦衣卫人肉喇叭,犹豫了下,依然将朱慈炅的祝酒词传遍长城内外。</p>
城楼里的大明文武,再次有了别样感受。</p>
将军们精神振奋,突然觉得自己的奋战和功绩有了种别样崇高的内涵,忍不住高呼。</p>
“炎黄血脉不绝,华夏长城永筑。”</p>
声浪从城楼开始外延,士兵们也纷纷举杯应和。</p>
没有参加宴会,找了个地方奋笔疾书的袁可立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茫然。</p>
小皇帝重武轻文的倾向竟然有着崇高精神内核指引,天下兴亡系于一人的恐惧稍稍退却,圣明君主的理想与社稷安危的现实天人交战,笔下的墨汁晕开,像极了一只迷途的孤雁。</p>
朱慈炅饮下的依然是苦瓜汁,胜利掩盖了许多事,但也暴露了许多事,他始终牢记大明皇帝先苦的祖训。</p>
情绪有些低落的朱慈炅依然照顾了代人送他礼物的李时胜,夹起一块已经分成很多瓣的火工制作的月饼,送入嘴中。</p>
“很香,但太甜了。李时胜,你要转达朕的谢意,让他们也要提高下手艺。诸卿,也尝尝军中厨艺。”</p>
待气氛缓和,朱慈炅又笑道。</p>
“朕在这里,连自称很能吃的洪卿都拘谨了。你们放开吃喝,不必顾忌,朕也要到下面去看看此战中的其他功臣。”</p>
朱慈炅找到的,但朕也要敬你一杯酒。”</p>
熊明遇举着酒爵,躬着身子。</p>
“臣汗颜。此战指挥全军之功,实在不是臣的功劳,大军行止布置战略,大部分其实都是袁礼卿袁抚台的功劳。袁大人不愿居功,他说他老了,愿意将毕生所学传于臣和孙白谷,大明未来统军还是要依靠我们。臣的指挥实在有太多错误,亦多赖袁大人挽救。臣此战后正想回忆总结袁大人统兵方略,以便传于后人,启发英才。”</p>
朱慈炅耐心听完,目光凝固,久久不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