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古塔模型
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古塔模型,混混和他的乖乖女全文免费阅读,新手钓鱼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塔模型
人造的?</p>
人造的?!</p>
此时此刻。</p>
看着双手环在胸前、随意靠着墙面的槿,顾维的心中简直充满了卧槽。</p>
妈耶......</p>
这种可以完成恒星系乃至星系穿越的中枢,居然是人造的?</p>
要知道。</p>
一款工具想要能在现实应用,除了数学逻辑合理之外,物理方面的各种参数同样不可忽略。</p>
譬如之前提到的阿库别瑞度规。</p>
它的原理没有违反任何已知的物理规律,但现实中制造曲速泡所需的电磁场人类压根鼓捣不出来,或者说就算制造出来了也没有足够的能源去驱动它。</p>
而眼前这种跨星系的中枢居然是人造的.....很明显,这里头一定又存在着某种顾维无法想象的新物理。</p>
随后槿看了眼顾维,对他说道:“跃迁点的概念说复杂也复杂,但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你在地球上见过类似这种的建筑没有?”</p>
槿说着手指在面前一划,一道型的圆锥建筑便出现在了顾维面前。</p>
顾维立刻点了点头。</p>
虽然顾维没接触过一模一样的原品,但类似风格的建筑他可没少见——华夏的古塔就差不多长这样。</p>
当然了。</p>
槿图示里的建筑顶端比大多数古塔要更尖锐一些,硬要举例的话,更类似zJ省的保俶塔。</p>
头顶尖尖的.jpg。</p>
只见槿在的底端两侧标注了a和B两个字母,问道:“那么顾维,正常情况下从塔底座的a点到B点,怎么样线路最短?”</p>
“线路最短?”顾维眨了眨眼,这可以算是小学生级别的问题了:“平面上的话两点连线,如果是曲面就是测地线呗。”</p>
“很好,”随后槿又捏着建筑两侧,将a和B点贴合在了一起:“如果地面可以像智障一样弯曲对折,那么两点则可以无限接近,这也就是你之前提到的虫洞。”</p>
顾维嗯了一声。</p>
虫洞确实可以理解成把一张纸上的两点对折在一起,不过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已经被槿否决了——至少常规情景下虫洞不合适。</p>
她举这例子的目的,应该是为后续内容做铺垫。</p>
接着槿忽然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顾维从未考虑过的情境:“那如果我不走地面,而是从更高的楼层通行呢?”</p>
“更高的楼层?”顾维立刻皱起了眉头:“那不是更麻烦吗?”</p>
槿的意思大致就是从a点走楼梯抵达二楼,横穿二楼后从另一侧的楼梯走下来抵达B点,轨迹上差不多就是一个去掉下底的梯形。</p>
这种做法走过的路面是少了,但要踩的楼梯却会更多,既不省时又不省力。</p>
但很快。</p>
槿便说出了一句让顾维彻底陷入沉默的话:“那要是有种力量可以托举着你....一瞬间从地面跳跃到二层,又能在二楼的另一面瞬间回到B点呢?”</p>
接着她意味深长的看了顾维一眼,继续补充着问题:“如果抵达的是三层、四层、或者更高处呢?”</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